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五口通商和租界的设立,列强借口便利侨民和本国通信,相继在上海租界开设邮局,称之为“客邮局”。光绪四年(1878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清政府建议设送信官局,由海关来承运京沪间的外交文书传递。李鸿章复拟开设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略仿欧美邮政办法试办新式邮政。光绪五年(1879年)各海关的邮政办事处均采用“海关拔驷达书信馆”的名称。光绪二十五年(189年)改称“上海邮政总局”。此后在城乡陆续增设邮政机构和发展代办所,使邮政网,点更加稠密。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正式接替海关管理全国邮政,并在北京成立邮政总局后,上海邮政总局便更名为“上海邮政局”,正式脱离海关,独立经营。

——摘编自张挺《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折衷主义风格浓缩中国邮政史》

材料二   《上海大清邮政局》插图(下图)由清代上洋普新书局出版,民国元年该书再版。主图是紧靠江边的二层楼营业门面,门旁挂着“上海邮政局”的匾额。邮局门前有四个人,一位手持红条信封者,显然是来投送信件的普通市民,另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手摇纸扇者,可能是邮局中的职员,两人的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发辨。旁边两位是西装革履的洋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谈着话,每个人手中都持有十九世纪非常时尚的“文明棍儿”。江面停泊着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船只,上面有两名正在忙碌的外国船员,寓意这里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通邮。因而图画上端的画题,不是“上海邮政局”,而是“世界交通”。据有关资料,“上海邮政局”是清政府于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邮政事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插画《上海大清邮政局》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
2023-05-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850-1990年的英国职业人数结构图。该图反映出英国(     
A.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B.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形成
C.从男权社会向女权社会转型D.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体育运动导引图,该图可以反映(     

A.体育养生的开端B.刚健雄伟的时代气息
C.珍爱生命的精神D.百姓生活的美好富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唐宋海上交通路线简图

此图反映出(     
A.中国与天竺、波斯交往频繁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D.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023-04-15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5 . 下面两幅图为江苏徐州发现的汉代遗址图。根据图片信息判断,该遗址可以考证(     
   
A.冶铁技术发展进步B.水排广泛推广使用
C.军队后勤饮食保障D.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2023-05-04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读如表信息。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墓葬概况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和木简,其中有很多古医书,根据内容分别被定名为《脉法》《导引图》《胎产书》《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发现了“医工”专用的铜盆、铜药匙等医疗专用器械,而且有多根金针、银针,且保存完好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两部医学著作《脉书》和《引书》,内容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脉法》和《导引图》相对应,字迹清晰,内容齐全
A.封建贵族生活奢靡B.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C.医疗体系趋于完备D.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发展
2023-05-10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高宗时组织人员编修《唐本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并令绘出实物图谱。据考证,药典里药图来源至少有13道133州。由此可知,《唐本草》的编修(     
A.强调中医的辨证论治B.传承了前人的编写经验
C.重视药物的实地取证D.确立了医典的修撰原则
2023-05-08更新 | 73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2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影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朝太医局奉诏广征民间有效药方编纂的制剂规范,刊刻盛行于宋元时期。

——摘编自傅维康等主编《中国医学通史·文物图谱卷》等

材料二   明代名医医药学知识来源统计

学医方式自学师从名医师从家人
全国总计/人101271769

——摘编自【美】艾提捷等编《中国医药与治疗史》

材料三   18世纪末到维新以前,日本江户医学馆以忠、孝、仁、慈为本,主授《本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兼授针灸、儒学和诸子百家等,组织集体研习医案和实习。……同时期,欧洲各国派出一批传教士来华搜集中国药物资料,采集植物标本,译介和编写本草、针灸、法医和炼丹术等相关博物学著作。

——摘编自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简述当时日本人和欧洲人对中医药价值的认识有何不同。
(3)“中国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为其编写入选理由。
2023-04-28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运河示意图。这两幅图主要反映(     
A.交通便利决定国家的兴盛B.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
C.朝廷有效统治区域的扩大D.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洛阳出土过数量较多的汉朝时期的买田铅券(如下图),其中部分记有“旁人”“任者(担保)”“知券约”“证人”等。如《汉受奴卖田契》曰:“旁人谆于次孺、王充、郑少卿。”这反映出当时(     
A.商业借贷现象普遍存在B.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
C.经济行为受到政府规范D.私有财产保护意识较强
2023-04-1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一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五教材新增热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