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越古今跨山海

近日国产通讯产品的卫星通讯功能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信息传播史的关注。

依据提示,整理线索

(1)将以下选项填入“技术发展”的相关空格内
A.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B.造纸术与印刷技术C.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将以下选项填入“信息传播”的相关空格内

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3)下列三则材料中,能说明信息传播有利于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的是材料①_______;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是材料②________;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的是材料③_______。(填字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信息传播发展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2 . 交流联系发展

亚历山大崇尚东方宫廷礼节,要求大臣行东方式的匍伏礼。他享用东方君主的服饰,身穿米底人的服装,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设立总督等地方官职。他曾将三万波斯青年带到苏撒,编入马其顿军队。亚历山大积极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凡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结婚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1)依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促进文明交流的措施。
(2)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述麦哲伦远航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欧洲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器纺织品,如棉花、生丝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香料、茶叶等特产。19世纪后期,蒸汽机、机车、铁轨等机器设备和金属制品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3)依据材料,指出国际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今天的电子通信技术使得时间和空间变得模糊,通过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迅速传递信息,使世界成为“地球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了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也带给了人们更加便利的生活。

这个新的互相联系的世界也遭到了某些人的批评。例如,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这实际上将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语言限制在小范围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4)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这一趋势的看法。
2024-01-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三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四   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习近平20221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图1所示生产工具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图2反映了中古时期西欧农民生产的场景,这一时期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工业生产的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一国家?
(3)根据材料三,“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什么时代?概括这一时代劳动方式呈现的趋势。
(4)根据材料四,我国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是什么?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4 .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引发的癌疫多次发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47—1351年,黑死病传到欧洲并肆虐欧洲全境,欧洲人口下降了25%—50%,多数欧洲人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为了获得上帝的原谅,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辗转于城镇之间,用鞭子狠狠地相互抽打,以求洗清自己的罪责,这就是鞭笞运动。

——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殖民者在无意之中把令人厌恶的草种、寄生虫和致命的病菌带入了美洲,当地的土著居民中间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可怕流行病。第一波流行病几乎侵袭了所有的印第安人。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有一半的土著死于这种新的疾病。

——摘编自[美]丹尼斯·舍曼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817年,霍乱病菌随着征服印度的英国军队传到欧洲。其后,通过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公路、轮船与铁路运输,在新工业化社会人口拥挤、环境肮脏的城镇和海港的人群中,霍乱等传染病迅速传播。19世纪下半叶,以提供洁净水和适当污水处理为标志的欧洲城市卫生革命无疑遏止了其蔓延。

——摘编自[英]理查德·埃文斯《竞逐权力(1815—1914))》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欧洲人应对黑死病的方法所反映的思想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者主要靠病菌而不是枪炮征服了美洲”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这种征服的长期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霍乱传播与防治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冠疫情防治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7年之后,朝廷上下就为应不应该修建铁路吵翻了天。很多大臣认为,铁路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会惊动山神、龙王等神灵,招来巨大灾难。也有人提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在曾国藩看来,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大大加快,那么,运行数百年、基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结构将被彻底打破,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到1891年,疆域辽阔的大清帝国铁路零落建设,总共才只有360余公里而已。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I865年—1916年,铁路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战争后,美国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凸显了轶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同时,政府通过赠予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发展。南北战争爆发时,美国大陆有3万英里铁路线,到1916年,美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25.4万英里,超过当时世界其他各国铁路里程的总和,铁路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1916年,美国铁路货运量占整个交通运输周转量的份额达到77%,而客运周转量则达到98%。

——摘编自孟祥春《美国铁路的历史沿革与管制变迁》


请回答:
(1)火车的出现,是利用哪一动力机器的产物?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清朝铁路建设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六十年代后的半个世纪美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交通建设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中国古代,商业政策不断调整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卫文公为发展经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晋文公也实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

——万李义、孙涛《春秋时期私营商业兴起之原因浅析》

材料二   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三   两宋的商品经济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国家的商业政策不得不作出调整。宋朝早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就“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政府明确规定“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政府通商惠工的政策措施鼓励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国家虽有明令减免商税,但税额反而增加。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统治者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宋朝通商惠工的主要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