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作物黄瓜菠菜西瓜胡萝卜玉米、甘薯花生欧洲苹果
原产地印度尼泊尔非洲北欧美洲巴西欧洲
传入时间西汉西汉五代元朝明朝明朝晚期清朝
A.各地的食物通过同一路径传入中国
B.食物物种交流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
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2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人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发生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B.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C.运输和保鲜技术的进步D.水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提高

3 .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的金融海啸迅速波及全球,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采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等措施。材料反映出 (     

①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维持汇率稳定的必要性

②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唯一货币

③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便利了消费,也提高了风险性

④人民币地位稳定,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皇古驿道位于石家庄市西部的井陉县境内,在赵国原车马道的基础上开辟为驰道,后为历代主要驿道,是连接华北和西部的交通要道,驿道上设有为邮差补充给养、转送函件的驿铺。此驿道(     
A.证明了中国道路建设早于罗马古道B.表明“车同轨”政策未得到落实
C.有力地促进了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D.建成伊始就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农业生产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上报。其中,《田律》规定了上报的行文要求:一是报告受雨、抽穗及未耕田地的面积数;二是报告降雨量和生长期受益田地的面积数;三是报告受灾田地的面积数。这体现出秦朝(     

①“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                           ②社会治理措施具体细致   

③统治者具有居安思危意识                              ④赋税沉重,田赋税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秦直道。

材料一   秦直道与长城呈”正确”形架构,相互支撑、遥相呼应。秦在直道沿线设有严密完备的配套军事防御设施,如关隘、兵站、驿站、烽火台等。前方有事,大军三天三夜即可从咸阳疾驰到河套前线。秦直道基本沿山脊布线,地形相对平缓、顺直,所经地区植被繁茂,道路隐蔽性好。直道路基底部最宽达60米,顶部宽30米至40米,残存最厚的垫土层现今仍有6米以上。直道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选线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建设。

——摘编自何吉成《震古烁今秦直道》等

(1)阅读材料一、概括秦直道的特点。

材料二   汉武帝刘彻多次沿秦直道北击匈奴,巡视朔方。飞将军李广从秦直道快速进军,让匈奴骑兵措手不及。汉宣帝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许多迹象表明,呼韩邪单于当时是循“直道”南下。昭宣之后,汉匈关系转向缓和,双方使节来往频繁,多次从直道经过。王昭君北上经行“直道”之说,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直道连接“北边道”,匈奴获得中原丝织等商品后,与西域各族和希腊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商业交换。

——摘编自王子今《文化史视角下的秦直道考察》等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直道在汉代发挥的作用。
7 . 近年来,某国际化物流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并研发了柔性自动化仓储系统,利用AI在内的技术创新,打造全面智慧化自动化的物流体系,每天可以处理上亿件快件,更加快速高效地满足全球用户需求。该企业的行为(     
①体现了集约化的经营模式   ②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为制造业现代化提供范例   ④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距今7000至5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磨制的石器、骨器、玉器以及陶器、木器等生产生活用品,还出土了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以上材料能够实证(     
①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②中国是世界稻作文明重要发源地
③河姆渡人以采集和渔猎生活为主   ④河姆渡人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汉代长安有“东西九市”,设“市长一人,秩(俸禄)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唐代东西,市皆设市署,最高长官为市令,官阶为从六品上;令之下有丞两人,官阶为正八品上。此外,还有录事、府、史、典事、掌固等办事人员,共18人。这反映了唐代(     
A.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B.城市坊市分区制度已经瓦解
C.经济管理进一步得到细化D.商业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概念,其特征有生态性、和谐性、理想性、可持续性等。2007年欧盟《欧盟智慧城市报告》提出基于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让城市更加智能、科技、环保、低碳。2012年6月,中国有320多个城市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工具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这说明(       
A.世界各大洲城市化发展十分均衡
B.欧盟提出的城市发展理念凸显地域特色
C.世界城市化以教科文组织为主导
D.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