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1760~1851年英国大城市数量变化情况。造成图中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圈地运动的深入B.殖民霸权的建立
C.海外贸易的发展D.工业革命的开展
2 . 二战后,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着众多发展问题,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经济结构畸形发展,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要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根本出路在于(     
A.重新调整经济结构B.关注民生经济的发展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023-07-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人们在这里讨论国家或城邦事务,参加各种公共节日和宗教节日。中世纪的城市具有两个来源:一是古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传统,一是中世纪商业的兴起。商业的兴盛使得商人阶层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正是在商人阶层领导的斗争中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利。城市自我管理的核心是它的市民群体,城市市民群体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城市里所有的合法居民。即使是逃到城市里的奴隶或农奴,如果在城市里生活了1年零1天以上,他也会获得公民权。

——摘编自黄洋、付昱《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1751-1780年,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5万人,1781—1790年,上升到每10年7.8万人﹔而到了1811—1820年,又上升到每10年21.4万人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工业革命之后,一般说,工人阶级占居民的四分之三左右,资本主义城市的实际主人,工业家、金融家、靠年金或红利过活者、房地产主等,约占居民的四分之一,还有少量的小资产阶级如小商人和人数极少的手工业者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发展》
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伦敦宛如‘豌豆场'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与古希腊罗马城市相比,欧洲中世纪城市有何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城市化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2023-07-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随着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对安第斯山区的征服,马铃薯被殖民者当作一种“战利品”带回了欧洲,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马铃薯逐渐成为欧洲家庭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由此可知,马铃薯的种植推广(     
A.解决了欧洲民众的温饱问题B.改变了欧洲的粮食结构
C.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D.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
2023-07-2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现在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并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通过了关于尽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后,布尔什维克开始着手编制旨在改善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来限制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引导农民经济沿社会主义方向前进。1930年12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巩固全盘集体化地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同富农斗争的措施》的决议,废除了土地租佃法和劳动雇佣法。

——摘编自朱昭华《试评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材料二   1929年6月15日,美国总统胡佛敦促国会通过《农产品销售法》,拟建联邦农业局,把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组成全国性合作社,并建立公司以便稳定农产品价格。但1931年,由于世界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猛跌,维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努力失败。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旨在限制农产品的产量,1934年的《班克黑德棉花控制法》和1936年的《土壤保护和作物调配法》是辅助和替代1933年《农业调整法》的单行法规。

——摘编自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一五”计划前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大危机前后美国农业政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023-07-2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人主要采取中医、拜神、逃离等方式来应对瘟疫,直到1934年,政府开展的“新生活运动”才让“清洁、卫生、人畜分离、粪便入厕”等观念深入到乡村。这说明(     
A.古人没有科学的防疫观念B.政府是防治疫情的主要力量
C.卫生措施防治瘟疫最有效D.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
2023-05-05更新 | 76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国家和城市的出现B.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C.人类定居生活方式的形成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 . 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A.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2023-03-21更新 | 402次组卷 | 3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都城长安,以其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以及“百千家似国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整齐规划,显示出盛唐时期国家的强盛及威严。但另一方面,严格的坊市制度以及“六街鼓歌行人绝,九街茫茫空有月”的景象又透出一丝暗淡;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脱出权势的控制,人们生活在一个外表规矩有方而内在封闭的城市环境中,交换被限制在有明确时间和空间规定的市内。

在北宋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往神圣的御街两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威严的宫城正门宣德楼前各街巷,各色店铺几乎是无所不...封城内“州桥夜市”的各类小吃“直至三更”。东角楼附近的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在它的附近货卖、娱乐活动不绝,仅大小勾栏有五十余座,最大的“可容数千人”,故“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摘编自吴晓亮《宋代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   我国自晚唐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取得政权之后,便先后以北京为都城(辽朝建为陪都,金朝、元朝建为国都)。而明代却和这些王朝相反.元朝虽然灭亡,然而有生力量并未被消灭,其后裔依然存在且较强大,加强北方的防御实为明朝当时不可忽视的急务。明成祖即位决定迁都北京后,开始有计划地营建北京城,营建工作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历时14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完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摘编自庄林德等编著《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都长安和宋都开封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2023-02-1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1872 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 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 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
2023-01-16更新 | 199次组卷 | 4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