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世界上部分原居民在培育农作物方面做出的贡献。表格内容可说明(       

名称

地域

农作物

印第安人

美洲

马铃薯、玉米、花生等

班图人

西非

甜高粱、西瓜、棉花等

南亚人

南亚

芋头等

西亚人

西亚

大麦、小麦和豆类等

A.农作物的品种决定了文明形态B.古代美洲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C.人类早期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D.农业是古代各地政权的经济基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史实

1609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律师格劳秀斯在《论海洋自由》中,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此后,荷兰打着海洋自由的旗号,几乎垄断了北海的渔业,将捕捞范围扩展至英国海岸

1613年

英国威尔伍德受命于国王,发表《海洋法概览》,反驳格劳秀斯,承认各国均享有海洋自由,但沿岸国对靠近本国海岸水域享有主权

1625年

弗莱塔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出版了《论西班牙政府对亚洲的正义统治权》,回应格劳秀斯的攻击,主张国家像对陆地一样取得海洋的所有权

材料二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500多年间,世界海洋强国的崛起如同潮水般起伏更迭。从海洋强国崛起及更迭的历史看,贸易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早期海洋强国崛起到英国成为世界领先的海洋霸主,再到二战后美国全球海洋霸权地位的确立,欧美国家近代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海洋经略和海洋扩张的历史。二战结束后,海洋领域的竞争从以武力对抗为主的“丛林法则”转向以规则塑造为主。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并于1994年11月生效。《公约》多处规定了海洋利用的“和平目的”和“和平用途”。《公约》规则的广泛实践、海洋争议的加剧和大国海洋地缘竞争的回归,正推动着“海洋自由”向着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朱锋《海洋强国的历史镜鉴及中国的现实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所列国家17世纪有关海洋权利争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海上霸权的演变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实现和平利用海洋。
3 . 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理了如表格。据此可知
时间国家法律
1860年《食品与饮料掺假法》
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2003年《食品卫生法》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A.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得到提高B.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C.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D.世界各国政府重视食品安全
4 . 下表是美国1960—1993年间科技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表中数据说明美国科技发展过程中(     
年份1960198019901993
政府64.647.140.636.3
企业33.349.455.058.9
大学1.12.12.93.1
A.经费来源结构日趋合理B.市场调节作用明显增强
C.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小D.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减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21世纪初德国城市发展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城市规模

城市数量

占总人口的比列

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3个

约7.7%

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

9个

约6.7%

10万一50万人的中等城市

71个

约18.5%

2000人—10万人的小城市

1982个

约58.3%

A.大城市污染十分严重B.城市化以中小城市为主
C.城市的布局日趋合理D.人口问题制约城市发展
6 . 下表为明后期到清前期农村集市发展情况表。据此可推知(       

省区

集市数

明代(嘉靖—万历)

清初(顺治—雍正)

清中期(乾隆—道光)

四川(盆地)

135

2484

湖北

548

1430

江西

459

545

976

福建(不含台)

131

205

551

广东

1270

1969

江苏

698

1112

安徽

294

708

浙江

368

605

(注:苏、皖、浙地方志大多只列市镇,不记集市,因而为集镇数。)
A.明清抑商政策逐渐废弛B.南方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C.江浙集市数量不断增加D.南北经济差距逐渐增大
2024-03-12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暨寒假作业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500年—1890年,中国、日本和西欧的城市化率(居民达到1万人的城镇人口百分比)变化表。导致其变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中国

日本

西欧

1500

3.8

2.9

6.1

1820

3.8

12.3

12.3

1890

4.4

16.0

31.0

A.自然环境B.价值观念C.政治体制D.生产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是唐代漕运的发展演变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内容

出处

唐太宗贞观年间至高宗初年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

《旧唐书·食货志》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安史之乱以前耀卿令江淮舟运悉输河阴仓﹐更用河舟运至含嘉仓及太原仓,自太原仓入渭输关中,凡三岁,运米七百万斛

《资治通鉴》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令江淮转运米。每年宜运二百万石已来。虽有此命,而运米竟不过四十万石

《旧唐书》

唐宪宗元和初年江淮米至渭桥者,才二十万斛

《旧唐书》


注:1斛=1石
A.折射了唐朝经济重心的南移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渐趋增强
C.有利于减轻百姓的差役负担D.漕运与国力盛衰有着密切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品的海关报告统计表。其变化说明当时中国(     
出口物1871—1873年(公担)1891—1893年(公担)
茶叶10221591055064
蚕丝3752959946
大豆57506760522
棉花8486290417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贸易处于入超国的地位
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10 . 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1946年,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世界银行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贷款法国荷兰南斯拉夫智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伊朗卢森堡墨西哥波兰巴西
申请额5.05.355.00.43.50.52.50.22.096.01.0
批准额2.51.9500.1600.400.120.34100.75
A.加速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B.贷款金额表明美国掌握金融权
C.贷款对象体现意识形态矛盾D.有利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