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887年,厦门港茶叶对外贸易量为9万担;1901年贸易量为7000多担,约为1887年贸易量的8%。在此期间,厦门港茶叶贸易量除在1891年出现短暂上升外,均呈现颓废态势;1888年,印度对英国的茶叶出口量首次超过中国。这种现象的出现(     
A.说明中国社会环境动荡B.折射出近代生产方式发展较慢
C.源于通商口岸大量开放D.反映出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
2023-05-10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隋唐时期,主要漕仓分布概况如下图。据此可知,隋唐时期(     
A.政治中心东移趋势加强B.南方经济地位已超越北方
C.统治者较重视粮食生产D.交通改善便利了物资运输
3 . 读如表信息。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墓葬概况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和木简,其中有很多古医书,根据内容分别被定名为《脉法》《导引图》《胎产书》《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发现了“医工”专用的铜盆、铜药匙等医疗专用器械,而且有多根金针、银针,且保存完好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两部医学著作《脉书》和《引书》,内容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脉法》和《导引图》相对应,字迹清晰,内容齐全
A.封建贵族生活奢靡B.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C.医疗体系趋于完备D.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发展
2023-05-10更新 | 37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06年,即胶济铁路全线贯通的第三年,青岛港贸易额超过了比它开埠早35年的烟台港。相比1905年,到1906年,青岛港贸易额上升至863430海关两,烟台港贸易额则降至818322海关两,青岛港贸易收入约增长了58.4%,而烟台港贸易收入约减少了6.1%。青岛港这一变化(     
A.反映了西方侵略方式的转变B.得益于近代交通方式革新
C.确立起青岛外向型经济模式D.为铁路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2023-05-08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数量及进口地点   

年份进口量进口地
167126610盎司班达姆(印度)
16784717甘贾姆(印度)与班达姆
1679197班达姆
1680143苏拉特(印度)
168270印度
168512070马德拉斯(印度)与苏拉特
16874995苏拉特
168816666苏拉特
168925300厦门与马德拉斯
17241000广州
173914019广州

注:1100斤,1斤≈1.1

——摘编自谢瑞育《1834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研究》

材料二   印度、锡兰以及日本的茶叶生产较中国来说起步晚,有的甚至从中国引种而成。但在19世纪末期迅速发展,形成后来居上的局面。这些国家由政府引导,并派专业人士到达茶区进行深度考察,并结合自己国家的土地状况进行栽培。他们采用集约式经营,以公司制为主,茶园集约,技术集约,管理体制集约,避免了资源浪费,节约了成本。随着印度、锡兰、日本的茶叶栽培不断的发展壮大,印度红茶迅速占领英国市场,相比中国茶叶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的特点,茶贩们更愿意在印度茶叶中加入中国茶叶,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而且味觉上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促使英国人民接受这一新茶种。

——摘编自姜琳琳《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对茶叶生产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发展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的原因。
2023-05-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观察下列两幅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亚太地区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西方国家在19至20世纪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
C.环太平洋贸易造就亚太地区持续繁荣
D.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不久的最近,我曾蒙杭州市公安局饬警枉顾敝寓一次,说是来执行调查的……使我愤懑而又使我认为奇耻大辱的,就是表上的标题刊着“旧医旧药登记表”。呵!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埋赃陷害式的“旧”字头衔,恐非当轴对我们的口吻,活像是西医西药对中医中药同行嫉妒的语气。要晓得物旧要破,人旧要死。“旧”委实是个快要消灭的惨象,又是个何其刻薄的咒诅?但现在居然赠给我们做了皇皇头衔。说到这里,我倒要问声本市中医药界诸同志,对于这一点,究竟感想如何?

——摘编自1928年《浙省中医协会月刊》杭州中医雯波的文章

材料二   畔叟文谓:"倘谓西医为新,中医为旧,便要废止,则一般西医何以仍皆用中国旧式的‘医’字,不别用一个新式的名字呢?……中医虽旧,也能活人。”

张阶平文谓:“新、旧,是一个相对的名辞,新的少不免了旧,旧的也可以新。故此,事物总没有完全是新而不旧、旧而不新的道理……我们可以明了中西医也各有各的新旧的,事实上不能用新旧二字来分别。”

守刚文说:“余岩(留日医生)之所非中医者,以其旧,而非以其治病无功。”“夫卫生所司何事?乃明知其能疗疾病、保障民命者,而必废置之,反必引外来文化之所谓新者,遂不问其疗病之成绩如何,惟求新之是用,无乃有忝(辱没)卫生之旨欤!"

——摘编自广东1929年《杏林医学月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新医”“旧医”称谓论争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中医的出路在哪里。
2023-05-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七)历史试题
8 . 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各地墓葬中,发现了不少东汉画像砖、画像石,北有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的庄园生产图(如图),南有广东、四川的反映庄园经济生产的水田、池塘模型。这些出土文物的分布实质上反映了(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描摹
A.农耕文明的拓展B.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
C.劳作方式的发展D.人地矛盾得到了缓和
2023-05-05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六)历史试题
9 . 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0 . 成渝铁路通车后,梁永泰于1954年创作了木刻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如图)。作品以两山对峙为基本框架,以火车穿越两峰为画眼,并通过对两只受惊的小鹿的细致描写,映衬出这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发生的变化。该作品(     
A.促进了我国工业水平提高B.说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C.体现了我国交通工具革新D.反映国家基建能力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