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81年,世界银行推出了有关南非洲发展的《伯格报告》。该报告认为在引发南非洲经济困难方面,信贷、汇率等内在的政策性因素比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以及“恶化的国际环境”所起的作用更大。据此可知,该报告建议南非洲国家(     
A.提高政府民主化水平B.强化市场调节功能
C.改善冷战对抗的局面D.加大对物价的指导
2 . 1932年7~8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印度等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2份双边贸易协议,建立起帝国内部特惠关税制度,对各成员国的商品降低税率、免税以及给予配额上的优惠,对来自帝国外的同类商品则提高进口关税或加强进口控制。“帝国特惠制” (     
A.旨在应对德日法西斯上台冲击B.有利于英国对全球各殖民地的掠夺
C.加剧了大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D.标志着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建立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在中国古都学界,有资格被认定为“大古都”的城市必须是我国历史上正统或主流王朝或政权的都城,且建都时间不能太短。同时,失去都城地位后仍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持续发展,至今保有较大规模的都城遗址或者标志性文化遗产。下图为“中国大古都城址面积示意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大古都城址面积总体呈现扩大趋势
B.都城规模扩大的第一个高峰期是秦汉时期
C.定都关中和北京的王朝多呈拓展态势
D.以黄河为轴线东西向移动是前期大古都迁移的大致方向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京九线是位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南北铁路干线(如图)。1958年,铁道部提出修建从北京到江西九江铁路干线的计划,但因技术原因,导致计划搁浅。80年代,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出,将京九铁路延长至香港九龙,并力争在香港回归前全线贯通。经过多年修建,到1996年9月京九线全线开通。京九铁路的运营(     

①推动了南北运输进一步发展   ②得益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③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④密切了内地与香港地区联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1801年全英国约有60万仆人,而到1851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上升为130万。1901年更是突破200万,达到220万。几乎每户中上阶层家庭都会雇佣家仆,甚至有些经济条件优越的上层工人阶级家庭也会雇佣仆人。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     
A.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B.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
C.工业革命持续快速开展D.日益严峻的阶级压迫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吉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反映了1781—1831年英国人口、粮食进口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这说明该时期英国(       

时间

人口(百万)

净进口(%)

粮食总产量(指数)

1781

7.04

0

136

1791

7.74

2

147

1801

8.66

5

159

1831

13.28

12

226

注:1700年粮食总产量指数为100。
A.工业革命大大推动城市化发展B.出现外国移民大规模流入现象
C.农业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D.对世界粮食市场依赖性的增强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7 . 20世纪初,随着冷链运输的普及,美国出现了生产规模巨大的肉类食品加工厂,一位社会主义者详细披露了食品厂内令人毛骨悚然的恶劣工作环境,意在唤起社会对工人劳动状况的担忧。罗斯福总统在阅读该书后立刻扔掉了盘中的香肠,然后迅速敦促国会通过《联邦肉类检查法》,建立起食品监管机制。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巨大社会影响B.技术的发展呼唤社会治理的革新
C.总统的行政权干预国会的立法权D.工人生存状况成为社会关切问题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8 . 20世纪60年代至今,空间交通管理概念发展历经三个阶段。这一发展依托的条件是(     

空间交通管理概念发展示意图
A.航天技术的发展B.世界市场的形成C.电子商务的普及D.欧洲一体化发展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8年美国《农业调整法》规定,小麦等五种基本农产品,如果超过全国计划产量一定额度,就可以实行销售定额。各种农产品的销售定额,由农业部长授权全国生产该种农产品的农民按户举行公投决定,公投由地方农地资源保护委员会组织,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农民只要通过总数的2/3同意,即可达成销售额度协议。这一做法(     
A.减少了政府的干预B.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C.刺激了消费的需求D.促进了基层社会的治理
10 . 明代民歌《时尚劈破玉歌》唱道:“做生涯委实直堪羡,走燕齐经楚粤,天涯海角都游遍,江湖随游荡,万金腰系缠。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到处随消遣。”这反映了当时(     
A.拜金逐利观念盛行B.世界市场影响扩大
C.传统思想受到冲击D.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