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小明同学在学习《辽宋夏金元的统治》一课时,对教材上北京城址的变迁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材料一: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下图)



1.三朝北京城址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

小明同学想了解上述特点的历史起源,查找到关于国都的形制有如下记载。

材料二: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前是朝廷,王宫的后面是市。夏后氏的世室……殷人的重屋……周人的明堂……

——(战国)《周礼·考工记·匠人》(译文)

2.依据上述材料,小明同学能否确定第一问中都城形状特点起源于夏朝?为什么?

2023-11-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2023-07-28更新 | 84次组卷 | 70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相对隔绝到连为整体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将材料二中所示的古代文明成果与其在材料一中的诞生地一一对应。(填字母)
                   
(2)在材料三的示意图中,“发现”美洲的航行路线是 (填字母)。
(3)如何认识材料三的示意图反映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这一观点?
(4)材料四中能证明“哥伦布探险动机”的关键证据有哪些?说明理由。
2022-11-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   古希腊时期:城市分为公共区、宗教(文化)区,私人区三部分,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相对于狭小而简朴的住宅区,雅典城市建设将公共建筑作为重点,配建了文化、宗教、市政等各项大型公共设施。各个功能区之间不设区界,可以自由穿行。

——据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等整理


根据材料,说明古希腊时期雅典城市布局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2022-02-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等级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嘉善干家窑镇“民多业陶”,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业兴盛。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必2

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时集镇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是什么?

6 .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上海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列举两个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3)根据材料二,以曼彻斯特为例,说明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7 . 材料 周朝城邑大致分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必2


根据材料,周朝城邑的布局折射出怎样的思想观念?
2022-02-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等级考)

8 . 材料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积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必2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集镇出现之初,主要目的是什么?
9 . 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B.五千年C.三千年D.两千年
2017-10-02更新 | 788次组卷 | 15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