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亚述帝国时期某借贷契约的内容,上面有明确的借、还日期,并规定了没有按时还款将会付出的罚息。这反映出当时的亚述帝国(     
1马那银子,属于穆达米喀—阿叔尔和穆喀里勒——卡比特,借给了舒穆—乌舍基波之子、建筑工人那布—阿胡—埃瑞班。日期:3月1日,名年官为那布—沙如—乌簇尔。他将在6月1日还款,如果他没有还款,银子将增加1/4。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契约自由原则确立
C.借贷程序繁杂冗长D.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2023-06-13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高二年级(2021级)下学期6月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记录古代中外贸易交流的历史文献中,宋代以前最为多见的是“胡商”,而宋代及其之后则是以“蕃商”为主,甚至“蕃商”成为了专有名词。这反映出宋代(     
A.城市商业发展十分迅速
B.对外贸易通道地位的变动
C.藩镇割据问题依然严重
D.海洋政策发生重大的调整
3 . 大米是日本社会中贵族的象征,江户幕府曾经出台政令限制农民随意食用大米,大米也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赋税中的一种。但到了16世纪,随着玉米种植普及,日本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从而间接的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税制的货币化。日本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中央集权体制的瓦解B.幕府统治改善了民众生活
C.闭关锁国政策的打破D.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2023·湖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为罗马城布局图。图中的布局(     
A.体现了鲜明的等级意识B.反映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
C.突出了公民的主体地位D.表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很突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初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的《最近卫生学》一书提出,“夫欲保国,必先强种,而强种之术,舍人人自解卫生,自能卫生,其道无由。吾国自医学失传,卫生一事,阙而不讲,此国民体格所以日趋于弱也。”书中观点意在(     
A.说明建立完善医疗体系的重要性B.大力宣传国家卫生防疫基本常识
C.强调卫生之事应该与救国相结合D.督促政府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以前,英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18 世纪以后,人口向西北地区移动,在丰富的煤矿产区,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人口也像资本一样地集中....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须住在近处,甚至在工厂的近旁,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资本家和工厂主为获取廉价原料、劳力和销售市场,赴乡村不断建设新厂,围绕这些新厂不断形成新的工业城市,它们在旧的工业城市周围接二连三地聚集起来,形成了工业城市带。由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新的交通工具,在交通沿线也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城市。这一时期的城市化依托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同时,资本家、地产商大量的以谋利为目的出租空间。城市中劳动人民居住条件恶化,形成贫民窟;而资产阶级在环境较好的地区建造舒适的高级住宅别墅。当然,城市的盲目扩展、城市化的无序开展,也造成了城市布局的混乱,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物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堵塞。

——摘编自 郭笑撰《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与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西方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影响。
2022-11-29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公、私立医院赠医时间表。由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医院名称

赠医时间(周日及例假除外)

中山大学第二医院

每日上午11点—12点(药费从廉)

光华医院

每日上午11点—下午1点(药费从廉)

妇孺医院

每周一、四上午10点(筹金半角,药费薄收))

博济医院

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每日上午10点—12点;妇科、产科每周一、三、五下午2点—4点;牙科每周二、四下午3点—5点(诊金免收药费从廉)
A.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B.医疗慈善救助成为政府应尽的责任
C.社会力量是医疗慈善事业的主力D.医院服务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8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典籍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统计,现存中医图书至少有12000多种。以下为部分典籍一览表:

中国古代部分中医典籍表

成书时间书名地位
战国《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巨著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唐朝《新修本草》(唐本草)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宋代宋慈《洗冤集录》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东方药物巨典”

       ——根据沈金鳌《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等整理

材料二   中国古医籍从一开始就以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为基础,故各种唯物与唯心史观、有神与无神论、哲学与辨证观点都在中医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本中医书都可以拿来作为中医临床的直接用书,越是大部头的书籍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总是先有“古人云”、“经曰”等,然后才是作者的发挥与创新。明清时期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各种医学全书、丛书、总录等,这些书籍不仅论述有条理,而且引文有出处,使后人观之一目了然。

       ——摘编自李今庸《古医书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典籍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依托古代医学典籍弘扬中医学文化。
2022-11-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中出土有4根金针、5根银针,总共“九针”,与《黄帝内经》中所讲“九针”致。同时,汉代《居延简牍》中出现了“针刺疗法”的记载;甘肃居延《肩水金关汉简》也记载了“灸法”的使用。这些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汉代针灸的临床应用B.中医强调系统辨证施治的观念
C.统治者重视针灸医学D.针灸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