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某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合称五次科技革命,其对国际战争影响巨大,如下表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核心内容影响
近代物理学诞生火枪和火炮等的发展,使战争从冷兵器战争转变为热兵器战争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铁甲战舰和机枪等的发展,使战争从火枪火炮战争转变为半机械化战争
(续表)
序号核心内容影响
电力和运输革命飞机、坦克和航空母舰等的发展,使战争从半机械化战争转变为机械化战争
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导弹和核武器的发展,使核战争威胁和冷战对抗出现
电子和信息革命电子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等的发展,使战争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
A.科技与国际战争互动作用显著B.科技发展扩大国际战争规模
C.武器装备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D.科技革命助推战争形态演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西方饮食文化主要受到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味道;例如,古希腊人在宴会上会用酒杯敬酒,而古罗马人则有“宴会三部曲”,即前菜、主菜和甜点。 中世纪的欧洲时期,人们的饮食更加简朴,主要以粗粮、豆类和蔬菜为主。 同时,也有肉类和奶制品的食用,而这种饮食方式更多的是特权阶层。

——摘自[德]希施·费尔德《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营养史》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西方饮食文化经历了巨大变革,新大陆的食物和调味品被引入到欧洲,这些新的食材和调味品,丰富了当时的饮食文化。例如:番茄、马铃薯、玉米和辣椒等食材的引入,使得意大利面、炸薯条、玉米饼等成为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代表性食品。19世纪以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和方便食品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速度和便利性,汉堡、热狗、披萨等成为最早的快餐产品,风靡一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快餐店的数量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跨国快餐巨头迅速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快餐的传播和普及。

——摘编自[美]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饮食文化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概述16世纪以后欧洲饮食文化出现的巨大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 . 20世纪末,远程医疗、机器人医生或者3D打印器官等,还被认为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可能出现的情节。到了21世纪初期,这些现象离人们的生活很近,甚至已经息息相关。这说明(     
A.现代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B.发达国家医疗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
C.社会烈性传染病能够有效控制
D.医疗相关机构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
4 . 根据下图的信息,可以概括出的主题是(     
A.清廷近代化的努力成效显著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C.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D.汉族官僚地位得到迅速上升
2023-12-2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世纪晚期的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但此时辣椒多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18世纪中后期,辣椒作为餐桌调料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开来;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辣文化”覆盖人口超过5亿。材料深刻反映了(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B.中国人地矛盾的激化
C.远洋粮食贸易的兴盛D.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
6 . 1951年,美国通过了《1951年贸易条件的附加法令》,对来自“苏联以及被外国政府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组织所统治与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不予以最惠国待遇。1952年,斯大林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的重要理论,认为“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这反映出(     
A.美国断绝了与苏联经济交流B.冷战局势不断加剧
C.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机制D.苏联模式出现弊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曼彻斯特是海洋时代的产物,它本身并非海滨所在,丰富的煤炭资源让它获得了显要地位。1789年首台蒸汽机在曼彻斯特城内安装,于是商业中心曼彻斯特表现出强烈的集聚效应,纺织厂、骨粉厂、煤气厂、印刷厂、制革厂等相伴而至。作为支柱产业的棉纺织业,所用大量原棉来自遥远的美洲、亚洲和非洲,其棉织品既供内销,更重外贸。曼彻斯特为周围的工业城镇提供了优良的商业服务,成为兰开夏工业区的磁场。曼彻斯特市中心是商业、仓库和办公设施所在地。四周紧挨着河谷的连片的厂房和工人“背靠背式”“大杂院”式的住宅,被淹没在烟雾之中。中产阶级的商人和厂主则纷纷外迁郊区。

——摘编自《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以近代上海与曼彻斯特为例》

材料二   租界成为近代上海城市的发端,其设立之初因“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致使“华洋分居”成为既定的制度。1853年小刀会攻陷上海县城,大批华人涌入租界,形成“华洋杂居”格局。面对租界的一再扩张,上海民族资本家在20世纪的头十年中积极兴修马路,开办工厂,形成闸北工业区;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拆除了老县城的城墙,使南市、租界、闸北连成一片,以外滩和南京路为贸易中心,外围则是工厂区和工人住宅区,中间还有富人的花园洋房。上海作为国际性都市,还把西方的城市文明传入中华大地。

——摘编自艾萍《近代上海城市化特征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英国曼彻斯特城兴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上海在城市空间布局上与曼彻斯特的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简析近代工业城市兴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8 . 1950年到1984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从6.3亿吨增至18亿吨,其中发达国家粮食产量从3.8亿吨增至8.9亿吨,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从2.5亿吨增至9.1亿吨;世界总人口从25.1亿增至47.7亿,其中发达国家人口从6.5亿增至10.6亿,发展中国家人口从18.6亿增至37.1亿。这一变化说明(     
A.食物供需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长期落后
C.发展中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D.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生产
2023-12-14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24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灭六国后南征百粤,军队在湘桂两省边境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三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据此可知灵渠(       
A.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B.便于中央加强对岭南统治
C.完全阻绝两广的割据独立D.使岭南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10 . 赛博朋克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科幻小说运动,特点是关注高科技和低生活的结合,金融寡头、财阀和跨国公司掌握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底层人民毫无存在价值,肮脏的贫民窟和充满科技感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赛博朋克(     
A.体现信息时代的思维特征B.反映了人们对科技文明的反思
C.对未来充满了神秘的憧憬D.剖析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