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地理大发现使得西班牙的国库充盈,西班牙人组建了一支史无前例的“无敌舰队”。由于在海面上无法与西班牙争雄,所以即便是身为欧陆霸权的法国也不得不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缴纳重税。除了交税之外,往来两地的法国商船还不得不承担海盗、风浪和运输成本的压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开始考虑挖掘一条直接连通比斯开湾与地中海的水路,由此修建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约塔运河D.米迪运河
2024-01-2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腾云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 . 《凤冈陈氏族谱》中记载道,万历十年(1582年)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而《金薯传习录》中记载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由此可知(     
①越南和菲律宾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②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作物传入中国
③西方殖民者成为明代海防的新问题   ④海外贸易助力番薯种植区域扩大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24-01-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30年代,《申报》派记者驾驶汽车远赴华北前线采访。“绥远特讯,察事紧张之际,平绥铁路一度中断。现在冯玉祥离察赴鲁,察事解决。记者为调查察事真相及西北情况起见,特作察绥之行。十三日由平出发,先至张运,勾留二日,继至大同视察,再由大同来绥,于昨晚到达。”由此可推知(     
A.汽车可以深入铁路无法抵达的遥远的中国内陆
B.乘坐汽车远行成为近代国族意识萌发的触发器
C.汽车将地方政治整合进全国乃至全球性的网络
D.汽车所需要的专门的高等级公路已经逐渐普及
2024-01-1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某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了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并最终于1869年完成修筑通航。该运河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4-01-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2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人合一”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春秋时期以前,“天”主要指“天神”,天人关系主要研究人神关系;随后“天”逐渐转变为“自然、天道、天理”,“人”指“人与人、人与社会”;汉代发展成哲学思想体系,贯穿古今文史,至今仍影响着后世言思。“天人合一”理念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相互依存的写照,它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

——整理自陈伯海《“天人合一”——兼谈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等

材料二 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面对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英国政府在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到1867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城市贫困法》,使得济贫院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开始进行建设福利国家。1946年英国着手福利制度建设,先后颁布了《国民保险法》与《国民医疗保健法》,在1948年又颁布了《国民救济法》。这三部法律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标志着英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社会福利法律体系、建成了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

——摘编自陈国强《社会福利制度的演进》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卫生领域面临卫生条件落后、疫病大肆流行、医疗设施匮乏, 医务人员短缺等突出问题。1952年1月,美国在朝鲜战场发动细菌战,并向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投掷用于传播病菌的媒介物。1952年3月14日,中央卫生防疫委员会成立,确立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机构,并向广大群众宣传卫生防疫知识。1952年12月,毛泽东为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的号召,相继成立各地方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除害灭病,保家卫国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摘编自郭荣浩、邓茜尹《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社会动员的三重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对“天人合一”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阐明“天人合一”理念的内涵,并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这一理念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制度实质的角度分析西方福利制度的弊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国初期“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背景。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指出这一口号对当时医疗卫生事业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学者们认为,古代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农业革命:第一次是以发明农业和畜牧业为标志,第二次是以开始锄耕为标志的,第三次是以开始犁耕为标志的。其中,第一次农业革命(       
①主要起源于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        ②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
③社会直接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④人类逐渐从迁徙过渡到定居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38年,曼彻斯特工厂中有超过53.3%的童工不识字。对于工厂主来说“一个会读写的男孩比无知的男孩并不具备多么大的价值,他的愚昧对完成工作来说没有任何的障碍”。大量“无知”的儿童能够进入工厂劳作的重要原因是(     
A.流水线式生产的运用B.工厂中倒班制的实施
C.初等教育的不断推广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8 . 下表有关商贸形式创新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商贸形式创新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货币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建立为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加速资本原始积系
首家百货公司开业为人们提供大众化消费商品,促使茶叶开始进入欧洲市场
电子商务兴起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E考据法要求研究者带着特定的问题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因特网和电子数字化资源普及的优势,运用考据学的方法对检索到的资料进行爬梳和分析,进而达到历史考证的目的。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新一代历史工作者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前人所未曾寓目的材料,弥缝过去未曾注意到的历史细节,从而比博闻强识的前辈们拥有了更加梦寐以求的学术环境。E时代的史学考据正经历着突破传统考据学旧范式的“科学革命”。这表明(     
A.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B.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目的
C.E考据指的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D.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2023-12-24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10 . 明朝是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社会经济发展超过宋元时代的最高水平,并从中酝酿着新旧交替的冲动。以下关于明朝表述正确的是(     
A.实际人口数开始超过1亿B.番茄被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C.资本性借贷和庄票均出现D.出现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2023-12-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