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很早就有设置专门的官吏掌管农业、传授农业技术的记载。“劝课农桑”是历代皇帝倡导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也是地方官吏的职责之一。周朝时期就有官吏承担起传授农业技术的责任。而一些在劝课农桑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官员也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如宿州一石碑上记载的“民获所利,刻石以颂刺史”,即用以铭记该官员推广“淤田法”使当地农业获得发展的事迹。我国古代许多农业创新之举也多为官员实践得出并推广的。总之,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的传授与推广大多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的。

——摘编自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漫话·中国古代农业教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官员成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对于研究唐宋时期农业发展有何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熙版《滋阳县志》记载:“烟叶即焉,顺治四年,城西三十里颜村店创种,相习渐广,至今遍地栽焉”“城外植烟多,城内烟坊兴”;1829年包世臣记载:济宁“其出产以烟叶为大宗,业此者六家,每年买卖至白金二百万两,其工人四千余名。”由此可知,济宁地区的烟草种植业(     
A.刺激了制烟工业的繁荣B.反映当地农业的市场化倾向
C.受制于世界市场的拓展D.冲击了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2024-01-1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诗·商颂·长发》记载,商人的第11代祖相土发明了马车;而《周书·酒诰》记载,商人祖先王亥牵牛驾车到远方进行交易;《六韬》也记载:“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这表明,商朝(     
A.商业活动已开始兴起B.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C.注重商业与贩运贸易D.工商食官格局逐步形成
4 . 关于马嘎尔尼访华,英方的记载多是马噶尔尼不认同英国是中国的藩属国,为了维护英王的尊严,选择了单膝下跪;而中方的记载却出现英使最终还是向乾隆皇帝行了代表藩属国的“双膝三跪九叩”礼。这种差异说明(     
A.历史记载带有主观意图B.史料无法反映历史真相
C.两则记载没有史料价值D.清朝同意英国贸易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远古部落名)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歌曲):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C.原始农业获得一定发展D.神权政治色彩明显
6 .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漕河故事,军运一般不过淮,则民舡不得行。”“白粮乃玉食之供,各宫之膳,其视军储之粮尊卑轻重盖天渊矣,安可以军粮船而先于白粮船乎!”《明会典》也提到:“粮船如遇亲王黄船(装御用之物)二只经过,一时回避。”这反映了明代(     
A.官府垄断了运河漕运权B.礼制在运河交通中的体现
C.运河的通航沟通了南北D.漕运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7 . 据晚唐陆龟蒙《耒耜经》记载,适宜江南水田耕作的江东犁由11个部件构成,与前代相比,其犁辕改直为曲,犁重减轻,单牛可牵引;其犁壁能掀翻破起的土块,利于深耕;添置了犁评,可调节入土的深浅。据此可知,江东犁的出现(     
A.表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趋发展
B.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D.瓦解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瓜,原产于非洲干旱地区,唐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本草纲目》也认为“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传中国,今南北皆有。”

——《略论古代丝绸之路中西动植物物种的交流》

材料二   


材料三   “(大生纱)厂中重大之事,以银钱帐目、机器、进出货、杂务为大宗,每宗以列名商董分主其事。凡一宗应用之人,悉由此商董专主,附股之人,不得参预,所用之人或有侵欺事情,亦惟此商董是问。严禁局外荐人,挂名干修……每日两下钟,各董集总办事处,考论花纱工料出入利弊得失,酌定因革损益,由总帐房撮记大略,编为厂要日记,以备存核。”

——《张季直九录·厂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西瓜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2)对比上图,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埃农业的共同点,列举古代两地主要农作物。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制度的名称,请阐述该制度的具体特点,并列举中国近代企业名称和创办者1例(需对应)。
9 . 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后,在乾隆年间得到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吴其溶在《植物名考录》中记载:“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山地适宜外来作物种植
C.人口食粮需求激增D.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10 . 1542年,德意志的一些出版物中已有对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记载。可是,直到1744年普鲁士大饥荒,马铃薯这种后来的欧洲大主粮,才走出西班牙,来到德意志。这说明(     
A.新物种被接纳需要一定契机B.美洲物种遭到欧洲各国排斥
C.德意志的农业长期停滞不前D.西班牙控制了美洲物种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