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这反映了英国(       
时间事件
1863年议颁布《酸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治理逐步走向法制化
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2 . 交流·互鉴·共赢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已经给所有大陆和海洋的自然系统以及人类带来了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表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2012-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摘编自刘雪莲等《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4)依据材料,概括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时间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1400452862%1738%
4011000453271%1329%
10011500673857%2943%
15011840472194%453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6—19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当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23-08-1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赢在微点·高中同步测试卷(选必2)-第二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大连城市建设大事记,这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大连(     
时间大事
1899年开始修建大型圆形交通广场(今中山广场)
1909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电车公司成立
1930年大连中央邮便局竣工
1932年沙河口净水厂建成
A.居住条件的改善B.基础设施的发展
C.社区服务的提升D.环境问题的恶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英国(       
时间事件
1848年颁布《公众健康法》,提出建立公共卫生管理机构。
1875年颁布《工人住房法》,要求政府机构为工人提供更多廉价的可租赁住房。
1952年通过《大气清洁法》,对安装除尘、除硫设备和烟囱高度进行了规定。
A.城市管理走向法制化B.完善了国家卫生防疫体系
C.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D.增强了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
1863年   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   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据内容推知,英国(       
A.抑制了工业有害生产B.城市管理走向制度化
C.建立了卫生防疫体系D.政府主导建设工业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材料一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 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年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

事件

1929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指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 ……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124个技术援助协议

1934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1935

出现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高潮

——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等整理

材料二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2023-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同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朝“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据此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411年

明朝在黑龙江流域开设奴儿都司进行管辖

1571年

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年

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年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年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掉额尔德尼”尊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年

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

1759年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举两例说明这一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出现反对外来侵略的新变化。

材料三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
2023-03-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