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已有城市规划的理念,如《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管子》载: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与《考工记》相比,《管子》更侧重城市建设的(       
A.政治功能B.防御能力C.顺应自然D.遵循礼制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土垠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i)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A.形成了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B.在西域地区设置了都护府
C.推动了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D.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工具、技术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下表所列的工具、技术及劳作方式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支钉、筒车、曲辕犁
骨针、坯车、陶纺轮
耧车、耦犁、代田法
珐琅彩、花耧机、风力水车
A.②③①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展现了不同时空的一些民居。它们的共性是(       

印第安人居住的圆锥形帐篷          古罗马高层住宅模型             福建龙岩客家土楼
A.自然环境决定的产物B.反映了当地文化习俗
C.混凝土的砖木类结构D.为缓解住房紧张而建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获得成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奠定基础。他提出的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战略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成为世界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反映了(       
A.改革开放使中国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B.中国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
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已逐渐落后于中国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1871—1913年德国农业和工业部门就业人数,如表反映出这一时期德国(     
时间农业工业
1871年854.1万人501.7万人
1913年1070.1万人1172万人
A.城市化水平提高B.国家正在走向统一
C.民主制趋于健全D.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98年,汉武帝在大司农下设“斡官”,负责统管酒类专卖事务。官府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私营酒坊负责酒类酿造,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这一做法(     
A.减轻了农民生活负担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造成了商业凋敝衰败D.实现了全国市场管理统一化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规划机关(者)

规划方案或要点

城市定位

1949年

上海市政府收缩改造

消费城市

1950年

上海市政府、苏联专家《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

生产城市

1953年

上海市政府、苏联专家《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全国轻工业中心

1956年

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图》

工业城市

1986年

上海市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稿)》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1992年11月

上海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国际大城市

1999年

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据黄文忠主编《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编制

表2呈现了建国以来上海城市发展规划情况。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发现,出土的秦汉时期农具中,木牛犁俑极少,锰、锄、铲等起土农具较多。各地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起土铁农具的数量远多于铁犁(特指牛耕所用之犁)。由此可推知,秦汉时期(     
A.耕畜养殖业的发展滞后B.铁犁牛耕模式尚未普及
C.铁犁锻造技术较为粗糙D.小农经济仍未成为主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皇三年(583年)后,随着国家漕运活动频繁,开封(汴州)确立了交通运输的枢纽地位,其通过蔡颖线和淮泗线辐射了黄淮之间的平原地带,开封成为商船的重要停靠地和交易之地,商船散停在城外的河道之中。唐玄宗开元年间,政府多次整修汴河与黄河的连接点,开封也因运河成为众多“水路辐辏”型城市之一。安史之乱后,东部运河区的中原区变成了战场,洛阳几乎成为废墟,唯有江南道和淮南道的区域可作为国家财富的收集地,汴河作为连接这一区域的主要漕渠,地位较前代更为重要,于是开封运河演化出三条水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刘晏首先将“轻货自扬子至汴州”。大量官吏也认识到开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的地位。大量轻货集中于此,开封仓储级别提升到国家级枢纽仓储的地位。796年后,重要高官屡次赴开封任职,在中央控制下,开封段运河再也未出现漕运与屯田争夺水源的状况。

——摘编自郭峰《隋唐五代开封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材料二   德国内河航道里程仅为7000多公里,但内河货运十分发达,其中人工运河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德国的人工运河占航道总里程的25%。德国自工业革命开始至二战之前就修建了众多运河,其中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于1885年建成使用、可通行战列舰、显著改善了地缘劣势,给了德国安全感。此外还沟通了茱菌河、威悉河、易北河等主要河流,初步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就在莱茵河附近,德国修建了4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将其与茱茵河联成一体.7000吨海轮可由此直达北海。德国跨水系运河与法国航运网相连,直抵北海岸线和地中海。二战后德国又进行了大规模水运建设,东西德统一后,又实施了统一的交通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内河航道网。

——摘编自韩时琳《德国运河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开封段运河兴盛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德国运河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运河建设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