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胭脂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红色颜料,绘画、化妆品等方面都需要胭脂。红花可直接于纤维上染色而无需媒染剂,是制取胭脂的主要植物。红花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北魏的《齐民要术》有专章记载红花的种植方法。此外,贾思勰还提到在当时种植红花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到了唐代,红花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红花的栽培、制作工艺,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元代甚至设置了“红花局”“红花提举司”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摘编自王冬松《“红花”“胭脂”考》等

材料二   1519年,西班牙发现了原产于墨西哥的胭脂虫,用它制作的红色染料是欧洲人见过的最鲜艳、最浓的红色。于是,胭脂虫红成为欧洲主要的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16世纪,欧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盛行胭脂虫红。17961820年,在墨西哥的年出口总量中,白银占75%,胭脂虫红占12%,蔗糖占3%。在当地的热带低地种植园里,西班牙人强迫非洲奴隶利用仙人掌养殖胭脂虫以提取色素。

——摘编自余玉霞《西方服装文化解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红花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胭脂虫红的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
2024-05-20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花生最早产于巴西和秘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从南美洲带到西班牙,揭开了花生种植的新历史。公元16世纪初期,花生又从南美洲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各地。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西方的殖民扩张B.推动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C.缓解了全球粮食的紧张D.促进了食物物种的交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农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歌收时的救荒粮,玉米亦是如此。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2023-12-31更新 | 123次组卷 | 4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同时中国的茶及其他农作物也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饮料。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2023-08-19更新 | 435次组卷 | 4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中指出:当时的大交流使得大西洋两岸出现了两个美洲和两个非洲。作者的这一说法(     
A.基于两岸物种与文化的交互流动B.源于两地采取同样的生产方式
C.揭示出哥伦布大交换的侵略本质D.便于全方位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2023-05-0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5世纪末至16世纪,美洲许多独产的农作物传播到其他大陆。其传播的路线一部分是先传入欧洲再传遍世界,也有一部分直接从美洲传入亚洲,或同时从欧洲或美洲传到亚洲。材料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航路的开辟B.价格革命的发生
C.美洲农业的发达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3-02-2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园艺师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在当时的英国被称为“国王的水果”。据此可得出(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
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2022-08-22更新 | 199次组卷 | 18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六校发展联盟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
A.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B.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
C.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
2021-09-23更新 | 17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对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进入世界其他地区后的影响展开研究,见下表,据此可知
西班牙水手在航行途中因食用马铃薯而避免得坏血病;
马铃薯传入中国后,人口增长导致大量山坡地森林被砍伐殆尽;
在英格兰,许多制造商尝试用马铃薯取代面粉制的面包,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工业化进程;
法国大革命及其后的战争,大规模军事动员使马铃薯的食用遍及欧洲广大地区。
A.食物来源决定人口增长规模B.战争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C.物种交流改变人类历史进程D.人口迁徙推动文化认同
2021-07-26更新 | 103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B.使欧洲的物价大幅下降
C.使西欧国家完成社会转型D.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