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16世纪以来除了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新的海外产品,如可可和咖啡、巴西苏水、纽芬兰鳝鱼,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这是由于(     
A.商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B.欧洲社会消费习惯发生改变
C.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D.欧洲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2 . 异域的糖、咖啡、茶、巧克力,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     
A.近代物种交流影响人类历史进程B.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C.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D.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
3 . 17世纪荷兰人达珀宣称,黄金海岸的玉米极丰,“生长极茂。他们把玉米拿来烘烤,可搀小米或不搀"。高大的绿色玉米茎,往南一路可见,直到刚果与安哥拉海岸。这可说明(     
A.非洲在全球物种交换中受益
B.欧洲对非洲经济侵略的加剧
C.美洲原有社会发展进程改变
D.世界各地区间经济联系加强
2022-07-13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选必2-素养限时练
4 . 在欧洲消费者开始关注咖啡之际,英、荷东印度公司除了维持在也门或印度的商站,以便收购咖啡运回欧洲,还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种植咖啡的面积。这说明英荷东印度公司(     
A.调整了商业经营战略B.深受非洲咖啡种植的冲击
C.垄断欧洲的咖啡贸易D.主要在欧洲市场销售咖啡
5 . 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此时期咖啡馆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反映出(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渐趋同化
C.社会生活出现了根本性变革D.世界市场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
6 . 16世纪中叶,东方的香料和调味品在西欧的销量是一个世纪前的3倍多;中国的茶和非洲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主要饮料: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红薯、烟草、可可、西红柿等开始逐步成为全世界到处都有的东西。由此可知
A.亚洲成为新的世界贸易中心
B.欧洲饮食结构发生彻底改变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遍及全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哥伦布大交换”也被称为“大交流”,是指哥伦布在航行至美洲以后,一个包括动物、植物、文化、人群、传染性疾病和思想等方面在美洲、非洲及欧亚半球之间的广泛交流。下列所示现象属于“哥伦布大交换”的是
A.美洲的烟草和中国的香料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
B.欧洲的先进生产方式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C.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开始传播过海到中国
D.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2022-06-12更新 | 79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达标检测卷(A)
8 . 16世纪以来,外来物种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外来作物计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近30种。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明清政府对外开放的结果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结果
9 . 下图为清中期至民国初年辣椒在西南地区的引种示意图。中医认为辛辣食材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辣椒成为川菜的主要调料。清末,四川出现了一批干制辣椒特产地,行销“近省各县”。下列说法准确的有(       

① 辣椒通过移民这一途径传入西南地区            ② 辣椒的引种丰富了当地的物种种类
③ 辣椒的推广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④ 辣椒市场的扩大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09更新 | 1027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7人类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10 . 下图是某植物对外传播的情况示意图。据此判断该植物是(       
A.茶叶B.棉花C.咖啡D.大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