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16~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地区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在英法等国首先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有利于工业文明诞生的历史运动”有哪些?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2022-07-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在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摘编自《哥伦布大交换》和《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食物大交换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食物革命”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麦起源于西亚,其发源地大体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伊拉克东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小麦遗存绝对年代距今105009500年。在距今8000年前,小麦向东传播到伊朗高原北部与里海东南部之间的河谷地区,与当地自然生长的粗山羊草杂交,形成了现今广泛种植和食用的造通小麦(也被称为"面包小麦")。栽培小麦出现之后,小麦逐步成为世界几个主要古代文明的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作物品种。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等,都是建立在以种植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

——摘编自赵志军《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材料二   小麦这一粮食作物在人类的饮食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欧洲白人到达澳大利亚前,当地土著居民已在这片大陆上繁衍生息了50000余年,以渔猎、采集为主,已接近于形成原始农业,但他们却没有我培作物和饲养牲富,更别提有野生或人工栽培小麦的痕迹。

1788年,"第一舰队"将旧大陆小麦传入澳大利亚大陆,殖民者为解决早期面临的粮食危机,迅速栽培、推广小麦,小麦种植业随之兴盛,这为澳大利亚农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肖璐娜、张箭《旧大陆小麦在澳大利亚的栽种及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始社会人类栽培小麦的特点,并简析栽培小麦推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澳大利亚近代小麦种植业兴起的原因。
2021-12-21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而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16世纪也是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时期,这二者都庇护了新生的、远非像后来那样强大的资本主义。15世纪末开始的欧洲扩张不仅仅归功于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及哥伦布这样勇敢的水手们,也归功于整个基督教,更重要的是归功于在城市中特别是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聚合的特权集团。地理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欧洲史近代史》

材料二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区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粮食作物、牲富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一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西亚。中国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周礼·天宫·疾医》:(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并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汉代小麦在人们主粮中的地位普遍提高,是中国北方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摘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1618年,小麦从英国传入弗吉尼亚殖民地。独立战争以后,中西部地区也开始种植小麦,这一时期酿酒业和畜牧业对小麦和其他谷物的需求量增加,是刺激小麦和谷物种植的主要原因。1870年后,美国政府先后制定多项法律,鼓励开发大平原。20世纪初,美国开始大规模普及拖拉机,早已建好的铁路网,把小麦等农作物源源不断地运往东西海岸,远销欧洲,击垮了欧洲的农业体系,导致欧洲社会极度不稳定。一战前后,受世界小麦价格上扬的利益驱使,大幅度开垦西部地区土地种植小麦。由于干旱和持续数十年的农业扩张,以及未有相关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1930年前后出现了一场著名的“黑色风暴(沙尘暴)”,美国的生态以及农业受到了巨大影响。

——摘编自《美国社会历史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麦类作物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小麦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粮食生产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