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2021-04-23更新 | 2196次组卷 | 2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
A.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B.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
C.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
2021-09-23更新 | 171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地理大发现后,中国的丝绸与瓷器工艺品和制作技术在欧洲迅速传播,其他艺术(如中国装潢与建筑等)也陆续传到欧洲。与此同时,原产美洲的作物近三十种引种到中国,欧洲传教士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天文、历法的知识。这反映新航路开辟(     
A.使物种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B.充当了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媒介
C.促使中国人近代海洋意识萌生D.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2022-04-19更新 | 49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关于马铃薯的传播,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信息,据此判断他的结论可能是马铃薯
16世纪中期欧洲马铃薯传入欧洲,起初被用作饲料和观赏、药用植物
1770年法国科学家帕门尔发表科学论文,详细分析马铃薯的营养优势
1795年英国泰晤士报刊出食谱,教人蒸煮马铃薯汤,用马铃薯做面包
1650—1850年中国人口增长了两倍(明末清初,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
①用途广泛,是世界市场中的重要商品
②改变了当地人民的食物结构
③营养价值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主食
④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6更新 | 1280次组卷 | 3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英国饮食五百年》记载,在18世纪英国的米德尔塞克斯和萨里郡,如果在用餐时间,一脚踏进穷人家的村屋,就会发现:茶不分早晚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这表明茶叶的传播
A.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B.淡化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差别
C.存在着地域间分布的不平衡D.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
2021-07-14更新 | 951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2021-07-21更新 | 914次组卷 | 3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棉花传入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不能织布。北宋时面对不断增多的人口,苎麻产量低,加之契丹军队行军时“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的大众化织品。棉花在“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元初已经形成了“江东陕右亦多种”的局面,棉布的销售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王祯在其《农书·木棉序》中形容棉布的状况,“夫木棉诸种艺制作之法,驳骏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元政府为劝种棉花和适应棉纺织的规模生产,“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明代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摘编自王东、陈玲《宋元棉花东进的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研究》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葡萄牙、荷兰把印度棉布贩卖到欧洲。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控制了棉布贸易。印度棉布热引起来英国毛纺织业的破产和失业,1721年,政府颁布进口禁令。印度棉布更多地销往非洲、美洲等市场。因民众对棉布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力纺纱机、“骡机”等专利技术设备不断涌现,到18世纪80年代,英国生产的棉布出口额的94%销售到了之前印度棉布所占领的市场。英国对原棉需求量的急剧上升,使越来越多的非洲奴隶被运往美洲的棉花种植园。英国通过进口原棉出口棉布等制成品,迫使西印度群岛、美国南方诸州以及亚洲一些地区依附于英国的工业化。19世纪,随着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加强,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制成品销售市场,英国棉布便顺理成章地取代印度棉布主导了世界市场。

——摘编自晋兰天《国家与市场: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取代印度棉布主导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棉布贸易”的影响。
8 . 水稻在16世纪晚期被引入巴拿马,17世纪晚期被引入南卡罗来纳,从而使得这两个地区分别成为西班牙和英国这两个帝国的谷仓。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水稻成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国人引进的印度劳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隶集中居住的地方。据此可知
A.西、英在美洲竞争激烈B.拉美人民的主食结构发生改变
C.殖民活动影响作物分布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2020-10-21更新 | 828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024-05-05更新 | 224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2020-10-21更新 | 70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