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顿官刚编译《西方笔的变迁史》等

笔的演进(如图)蕴含着影响人类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请提炼出其中一个因素,并围绕该因素,选择其他的生产生活工具进行阐释。(要求:选择某一个或某一类生产生活工具均可,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工业化经济具有突出的空间密集性,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业为获得集聚的经济效益而在地理上趋于集中,随之引起区域工业化的提高,带动了非农产业就业比例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了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这主要论述了(     
A.工业化中的空间要求B.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
C.工业化推动了机械化D.区域工业化的带动性
2024-05-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七)历史试题
3 . 下图反映的是1700年和1851年英国进口商品的变化情况。这可说明此时期英国(     

A.国内资源出现严重匮乏B.粮食危机基本得到解决
C.经济对外的依存度增强D.海外殖民扩张日益加剧
2024-05-12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3)(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世纪初,英国食品掺假问题严重。很多商人自发售卖洁净食品,工人则以合作社的形式加入洁净食品运动。1844年,罗奇代尔先锋合作社商店开业,主营面粉、黄油和奶酪等洁净食品。1860年以后,政府陆续颁布《食品掺假法》、《食品与药品销售法》等,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体制。这表明(     
A.工业革命引发系列社会问题B.社会运动推动政府职能优化
C.科技发展带来双重社会影响D.垄断组织主导议会立法方向
2024-05-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农业生产部门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国内的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损失D.民主政治有了充分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9世纪的科学技术“大发明”不仅坚定了人类对自我能量和力量的现代化信念,而且标志着人类终于找到了改善和变革人类社会文明和人类自身文明的最新方式。一个最显著的证明是,近代欧洲的科技大发明与现代型大学,乃至整个现代教育体系的迅猛发展几乎是同时发生、互生互成的,而现代教育体系的生成正是现代社会得以持续高速发展的最为基本和充分的人力资源条件。从18世纪中期开始,先后涌现英国的瓦特发明蒸汽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德国的本茨发明内燃机,英国的法拉第发明电动发电机,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话,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英国人麦克斯韦发现并证明电磁波,俄国人波波夫发明无线电发报机,等等。不到百年时间,大量新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为欧洲社会、继而很快也为新世界的文明进步装配了全新的“火车头”。

——摘编自万俊人《中国社会科学》

(1)依据材料,概括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科学技术发展对近代化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39年,英国议会拨款 20000英镑作为初等教育的经费。1847年,议会通过《十小时工作法》,规定妇女和少年的日劳动时间为10小时,伯明翰地区又出现专门为女工开设的夜校。1841年,英国男子识字人数占 67.3%,1951年达69.3%,同期女子识字率人数从51.1%上升到54.8%,这些情况的出现(     
①保证了社会化大生产持续高速发展                    ②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③适应了工业化时期国家发展的需要                    ④反映出民众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28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此前的人类社会中,大众收入微薄,服装并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18世纪的英国是第一个打破这一传统模式的国家。据此推知(     
A.机器生产改变英国传统产业结构B.英国社会已经实现了全面工业化
C.18 世纪的英国国民收入持续增长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消费观念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世界时发展的大事记
1870年美国学者查尔斯·多德教授首次提出,按经度线将全国划分为若干时区,每个时区自东向西依次相差1小时
1884年25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时间,将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定为本初子午线
1912年为避免单一时区授时带来误差,国际时间局开始在巴黎天文台运行
1930年采用了世界时的格林尼治测定的修正为-0.021s
可见,世界时的发展(     
A.助推西方生产活动的标准化B.体现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C.反映了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D.凸显了英美国家力量的消长
10 . 1870~1913年间,德国的钢产量从17万吨猛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到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比英法两国总和还要多。从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达到16%,仅次于美国。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A.体现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日趋扩大B.缘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C.表明生产技术的市场化形成了行业垄断D.为国家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