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860年和191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统计情况。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年份小麦/万吨玉米/万吨棉花/万吨
1860471213183
191320435772307
A.物种交流的深入B.工业文明的反哺C.政府补贴的增加D.黑人奴隶的解放
2 . 1802年,英国政府首次颁布有关教育的法律,要求工厂学徒和手工业学徒掌握读、写、算的基本学习技能,学习费用由工厂主和手工业主负担。此举(     
A.是工人运动促成的结果B.旨在提升工人阶级的地位
C.顺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D.解决了教育经费不足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工业革命中白手起家的新兴工业巨子们虽站到了财富的顶峰,但却始终被以贵族文化为主导的英国社会视为“暴发户”。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视追求完全的“贵族化”作为目标,这腐蚀了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工业化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B.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C.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D.金融资产阶级与旧贵族势力结合
4 . 1802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责成厂方为儿童开设识字班;1833年,英国政府颁布《工厂法》对儿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之后又强制工厂提供工厂教育;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这些举措旨在(     
A.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B.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改善童工的工作环境D.促进英国工厂制度的形成
2024-01-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0~1913年间,德国的钢产量从17万吨猛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到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比英法两国总和还要多。从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达到16%,仅次于美国。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A.体现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日趋扩大B.缘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C.表明生产技术的市场化形成了行业垄断D.为国家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6 . 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民众的劳动实践日益专门化、规范化,并且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等等。这些变化(     
A.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B.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
C.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D.恶化了城市生活环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轧花用搅车沿用明代的脚踏机,但增加了一个飞轮。利用飞轮的惯性,不但可以省力,而且使车轴旋转得更加匀速平稳。棉纺车大体承袭了前代工艺,分为手摇式和脚踏式两种,锭子数通常是1-3锭。苏、冀、湘、贵、川、闽等地都生产过一些颇负盛名的布,其中尤以江苏的松江布最负盛名。此外,南京棉布也颇受关注,1833年出版的《中国博览》说: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过英国布匹的优势地位”。而冀州布之精美亦可与松江布匹敌。

——摘编自何堂坤《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   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两年后,他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克罗姆福德建立了纺纱厂,几百名工人跟随机器节奏而劳动,此后,源于棉纺业的工厂制生产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这也推动了织布业的技术革新。1787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自动织布机,并在敦卡斯特建立织布厂。到19世纪中期,动力织机基本普及。但是使用水力机,工厂只能设在水流湍急、落差较大的河边,河流的流量及落差存在季节性差异,造成工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化。1782年,瓦特制造出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诺丁汉郡一家棉纺厂引入蒸汽机,蒸汽动力取代水力的巨大优势逐渐体现出来。随后,一些新建的工厂直接引入蒸汽机,使用水力机的工厂也逐渐改用蒸汽机。1791年,蒸汽机开始进入英国的棉织厂。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中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朝前中期中国棉纺织业相比,18世纪中期后英国棉纺织业生产的不同,并简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约克郡的街道上洒满了童工辛酸的泪水,因为工厂主的贪婪,童工们被迫在工头与监工的驱赶下来到工厂工作。成千的儿童——主要是女童——7周岁到14周岁不等,每天被迫从早上6点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仅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被允许吃饭和休息。可怜的孩子,他们是贪婪的牺牲品。在这个标榜自由与权利的国度中,儿童却成为劳动的动物了!

——摘编自陈日华《19世纪英国对工厂制度的规制:实践与立法》

材料二   在伦敦,人们很少说话,我猜测是因为他们不能浪费时间。相似的,这里没有讨价还价一说,这种设定固定价格的习惯并不是完全由竞争和自信造成的,它还源自节省时间的必要性。伦敦人走路速度之快,常常被人说道。如果这种焦虑的速度有一个原因的话,它很可能是伦敦人根深蒂固地认为时间就是金钱的本能。

——摘编自[英]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中童工被大量使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89年,商办上海鸿安轮胎公司创立时,大量股份为轮船招商局的买办所有。1894年,商办上海华新纺织新局的发起者和入股者大多是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参与者和股东。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股份制成为近代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C.国内资本市场竞争激烈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益于洋务运动
2023-12-18更新 | 4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术界认为,世界现代化是突破原有的农业大生产力形态向工业大生产力形态引起的社会巨变。在具体阐述现代化的进程时,有学者提出了这一世界规模的大变革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和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三大阶段(经济起飞、向技术成熟推进、大众高消费)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个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并予以阐述。(要求:趋势表述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