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据此可推断(     
作物黄瓜菠菜西瓜胡萝卜玉米、甘著花生欧洲苹果
原产地印度伊朗、尼泊尔非洲亚洲西南部美洲美洲欧洲
传入时间西汉唐朝五代元朝明朝明朝晚期清朝
A.各地的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B.中西方食物物种交流具有双重影响
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2024-04-3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法国汉学家安田朴在《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中写道:“在广大的中亚、西亚地区很少发现可以肯定是从陆路运来的北宋器物,这是和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对应的。”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宋朝(     
A.积极发展远洋航运B.被迫转向闭关自守
C.对舶来品加征关税D.推动边境贸易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中期出现了“飞钱”,“飞钱”亦称“便换” “便钱”,商人在京城购买政府发放的凭证,把它们递交给各地方财政部门时,就可以拿到相等数额的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金融业务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2024-03-2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表为五代时期的部分诏令与敕令。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     
晋天福二年
(937年)
诏:“禁一切铜器,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
周广顺元年
(951年)
敕:“铜法,今后官中更不禁断,一任兴贩,所在一色即不得销铸为铜器货卖,如有犯者,有人纠告捉获,所犯人不计多少斤两,并处死。其地分所由节级,徒一年,邻保人十七放,其告事人给与赏钱一百贯。”
A.官营手工业兼营商品生产B.乡里邻保制具有经济功能
C.政府注重对工商业管理D.唐末政府面临财政困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从1120年到1142年,宋、金忙于战事,双方对建立榷场贸易的问题仅进行商讨。绍兴和议后的11425月,双方榷场贸易建立起来。宋金对峙时期,政府三令五申,不许民间过界买卖,但无法禁止,政府出面建榷场,顺应并承认民间经济交往。

——摘编自靳华《宋、金榷场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南方各省商人赴东北贸易始于康熙中叶的海禁开放后。如康熙四十九年,上海县上字73号商船“装载各客布匹、瓷器,货值数万金,由海关输税前往辽东贸易”;华亭县华字90号商船领有“县照及江南海关部牌,揽装茶叶、布、碗等货”“前往关东贸易”。康熙后期大量南方海商前往辽东半岛,乾隆以降南方海船到辽东贸易的数量大大增加,位于渤海湾西岸的锦州开始成为闽广商人贸易的重要港口。东北向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副产品,从南方输入以棉布等手工业品为主。

——摘编自许檀《清代前中期东北的沿海贸易与营口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与金榷场贸易开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代前期江南与东北贸易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与清代前期影响区域贸易发展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张骞回到中原后,汉武帝展现出“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强烈愿望,于是下令招募大量商人,利用朝廷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地经商。据此可知(     
A.国家战略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B.西汉朝廷垄断了东西中转贸易
C.张骞出使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东西方交往开始于汉武帝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A.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B.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D.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2024-01-10更新 | 297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百姓热衷于采取“契约”这一形式来完成交易,而契约本身也形成了相对严密的系统整体,包含契首、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契首确定了契约的性质和种类,正文是契约的核心,对标的物、对价、权利义务和效力担保都要明确规定,尾部标明了立契时间。这说明,唐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深远B.政府严厉打击借贷行为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9 . 两宋时期,凡田宅、车船、牛马“交易只凭契照”,“宫司理断交易,具当以赤契为主”,“必自有官印下照可凭”,而“白约不可凭”。这有助于(     
A.扩大商品流通规模B.提升工商业者地位
C.维护商业经营秩序D.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两千年,巴比伦的商人和银行家之间就在使用票据和支票;罗马知道开设往来账户,账本上有借方和贷方;伊斯兰国家的商人从十世纪起已知道使用所有信贷工具;中国早在九世纪起就使用庄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信贷工具在世界主要文明区域都使用
B.信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C.信贷工具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
D.信贷工具扩展了商业贸易活动的领域
2023-10-03更新 | 46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