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中国出现大量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并依靠市场交易取得日常消费品。跨区域的大额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林业产品、动物产品与肥料。曾经是帝国稻米主要生产区域的长江下游三角洲,现在忽然因为栽种棉花导致粮食作物短缺,因而开启了其他区域出口导向之商业化稻作的大门。大量来自新世界墨西哥,经由菲律宾藉朝贡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使晚明时期帝国逐渐转变为银本位制,且“一条鞭法”等税赋改革所形成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

——摘编自卜正民、罗威廉《哈佛中国史·大清》

材料二   史料1

史料   2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两则史料,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2023-11-12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管子》在论及齐国冶铁行业的具体操作方式时表示: “发民,则下疾怨上……未见山铁之利而内败矣。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十,君得其三,有杂之以轻重,守之以高下。”这一论述(       
A.源于齐国综合实力的增强B.打破了工商食官的传统观念
C.以维护百姓利益为出发点D.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2023-06-21更新 | 408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3 . 高昌国(460—640年)是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的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地方政权,图中《高昌延寿五年赵善众买舍地契》订立于公元628年,是敦煌文书中一份典型的土地买卖契约。该“地契”主要反映了这一时期(     
延寿五年戊子岁三月十八日,赵善众从孙鹏伯、范庆悦二人边买五城辛场中舍地钱即日毕,舍地即日付。舍义二人方。东诣张容奴分垣,南诣善众场地分垣,西共赵海相鸠舍分垣,北共张廷守鸠舍分垣。肆在之内,长不还,短不与,车行人盗[道]依旧通。若后右[有]人河[呵]盗仞信(认名)者,仰本主了。三主和同立券。券城[成]之后,各不得反悔。悔者壹罚二入不悔者。民右[有]私要,要行二主,各自署名为信。
清[倩]书道人画□
时见范□
临坐张师□
A.高昌国保持着土地自由买卖B.唐王朝尚未完全统治新疆地区
C.封建官府纵容地主兼并土地D.民间契约维护买主的正当权益
4 . 公元前3世纪以后,随着大量廉价粮食不断输入罗马,意大利的“大地主不愿意再把他们的田地用于种植谷物了。他们更愿意栽种水果和树木,其中橄榄树和葡萄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由此可推知,当时罗马(       
A.奴隶制经济不断衰退B.庄园经济趋于解体
C.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D.小农经济快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