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那么古罗马人穿着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  )
A.秦朝时B.西汉时C.唐朝时D.宋朝时
2 . 宋代,无论是城中的商铺酒楼、瓦舍驿站、燕馆歌楼,还是城外的园林、寺庙等的墙壁,都成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彰显才华的场所,大量的题壁文学就在这里创作并传播开来。材料能够用来说明宋代
A.创作方式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众的价值取向D.通俗文学的产生
3 . 元末明初的文学、戏剧作品中经常提到珠算,如陶宗仪在《辍耕录》中把婢仆贬作算盘珠,要拨才动;《元曲选》“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中提到“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等等。文学、戏剧中用算盘珠作比喻,说明珠算盘已经比较流行。这一时期算盘流行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发展B.文学、戏剧发展
C.活字印刷推广D.中外交流推动
4 . 宋《梦粱录》中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该记载反映了当时
A.已经开始出现夜市新形式B.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上的界限
C.都城汴京繁荣的商业景象D.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监管
2021-01-13更新 | 1029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明中叶兴起的城镇中,不仅出现了大量以商品集散或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性城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专业特色的市镇。这说明当时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繁荣B.资本主义萌芽在城镇中出现
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D.城市经济中手工业比重增加
2021-01-13更新 | 45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史》记载,洪武、建文、永乐时期的关市之征,与宋元的繁琐不同,这一时期“务简约”。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众赋税负担相对较轻B.统治者的忧患意识较强
C.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转型D.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马帝国时期,金融交易场所设立在由国家出资建造的广场上,成群的人拥挤在这里,买进和卖出包税公司的股票和债券,进行各种各样的现金和信用交易。据此推知当时的罗马帝国
A.金融业比较发达B.是世界贸易中心
C.商业契约应用普遍D.国家垄断金融行业
8 . 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农村地区以棉布折成等值白银纳税,这些税银集中到地方官,被用于收买城市专业机户所生产的高级三梭布等,最终作为赋税上交。这表明当时的松江府
A.官营棉布精美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活跃D.机户赋税负担沉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