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的地契分为“红契”和“白契”,红契是政府或法律认可的产权凭证,土地交易后由政府在契尾加盖政府印章,相当于官府颁发的财产所有权证。白契是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此做法(     
A.确保了政府赋税收入B.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维护了小农合法权益D.缓和了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
2024-01-25更新 | 61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A.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B.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D.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2024-01-10更新 | 297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名为《赶集的古罗马农民》,其展现的是1世纪的古罗马农村场景:一位农民赶着牛,提着葡萄,背着猎物去赶集。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B.经济生活的多元化
C.市场经济的体制化D.土地制度的国有化
2023-12-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4 .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位正在送外卖的酒店伙计形象。据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这说明,北宋(     
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B.城市经济繁荣C.坊市格局已被打破D.自然经济瓦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67年,明穆宗在漳州月港设督饷馆,允许商民出海。其后,出海人数不断增加。据记载,在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吕宋岛(今属菲律宾),“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中国(     
A.弃农经商现象日益普遍B.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发展D.民间海外贸易规模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这说明(     
A.经济交往缺失基本诚信B.契约关系影响社会生活
C.社会秩序得到根本保障D.对外贸易受到严格控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与所有周边政权都存在贸易关系,如宋辽之间置榷场,各售对方所需之物,每岁交易额数十万贯,与金、夏之间,亦置榷场互市。然而宋代与境外的经济交流,因西北疆域较唐以前大幅退缩,传统的丝绸之路,已在其控制之外。另外,由于经济重心之南移,尤其向东南移动,对外贸易亦需随其腹地之迁移而转变方向、通道。故而宋代贸易最盛者是东面海港的对外贸易。

——摘编自李学勤、郭志坤《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改变“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诏令,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盖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到明朝灭亡前的七十多年里,世界白银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和中国有关。

——摘编自《月港:大明天子的经济改革新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贸易的发展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567年明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7-03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镇江府和秀州华亭县商税收入的状况。这可用于说明宋代(     
地区时间商税收入
镇江府熙宁十年(1077年)39502贯962文
嘉定年间(1208~1224年)206298贯298文
秀州华亭县熙宁十年(1077年)10618贯671文
绍熙年间(1190~1194年)48463贯774文
A.坊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B.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减弱
C.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D.市场经营环境较为宽松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有铺席买卖……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

——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二   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在工商业发达地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摘编自朱汉国《简明中国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杭州城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3-06-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并推广种植。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基本上叫“胡”,例如胡萝卜、胡椒、胡瓜等;宋到明清时期传入的基本上叫“番”或者“洋”,例如番薯、番茄、洋芋等。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民间对外来事物接受态度不同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