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陆交通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上海江海关税务司《海关十年报告》中称:“上海邮局所递送的邮件数量大大增加,1900年各种邮件的数量总和达到100万件。”形成这种现象的有利条件是(       
①铁路的修建             ②电报的使用             ③客邮数量骤减             ④清末新政的实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4-05-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交通问题。美国的交通革命从“税路时代(即收税或收费的大道)”开始。各州纷纷修筑自己的税路,部分解决了各州内部的运输问题。1800年美国开始修筑“国道”,1833年修成坎布兰至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坎布兰大道,成为移民西部的要道。1807年蒸汽机成功运用于商业航行后,“汽船时代”到来,投资修建运河成为主流。各运河与天然河道形成密集的航运网,为东西部连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交通运输业进入最具革命性的时代—铁路时代。铁路速度快、承载量大、受地理限制小,因而很快就超过公路和运河运输。

——摘编自陆宾《美国西进中的交通建设》

材料二   民国时期以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为中心的干线公路基本已建成通车,形成较为稠密的干线公路网。尽管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但路基仍然存在。故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川藏、青藏等公路外,新建设的干线公路较少,主要是加强对干线公路的维修、养护,以提高干线公路的技术标准和通行能力。西部交通运输网络基本上是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建设和形成的。改革开放后,西部交通进行了新线建设和旧线改造。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运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路网的形成,在公路、铁路和水运三种主要运输方式中,公路线路里程占94%以上。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含氧量少、气候复杂著称于世。20016月,国家总投资330多亿元,动工修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青藏铁路于200671日正式通车运营。

——摘编自胥江《西部交通运输与西部大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近代交通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美国近代交通建设相比,新中国西部交通建设的不同之处。
2024-05-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下诏将铁路作为自强要策而毅然兴办。至此,束缚铁路数十年的政策“枷锁”被彻底打破,由此催生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铁路建设热潮。虽然中国铁路事业驶入正轨,但囿于经费支绌、人才缺失、材料匮乏等阻碍,清政府不得不向西方列强“求援”,使他们乘机大肆掠夺和控制中国铁路权益。1895年至1911年,西方列强通过采取强行擅筑、假借“合办”、贷款控制等各种手段,直接修建或间接控制了中东、滇越、京汉、京奉、津浦等诸多线路。为了鼓励和规范铁路建设,清政府于1903年颁发《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修筑铁路,正式向民间社会开放筑路权,为当时中国铁路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于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收回路权运动,创立商办铁路公司,自筹资金修建铁路,以保中国自主权。1903年至1907年,共有15个省先后创建商办铁路公司,筹资修建铁路900余公里。商办铁路虽声势浩大,可成效有限,而且弊端百出。

——摘编自李海滨《近代中国铁路的曲折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在印度大规模地修建铁路。印度铁路修建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8531869年,由殖民政府提供担保利息,主要由私营铁路公司筑路时期;18701882年,除私营铁路公司筑路外,殖民政府参与修建并经营铁路系统的新时期;18831914年,由政府补助的私营铁路公司再度活跃时期。到1914年,印度的铁路里程已长达35000英里,形成了颇为完整的运输系统,在当时的亚洲居第一位,成为当时世界的第三大铁路系统。铁路连接了印度的高山和丛林、港口和平原,大大提高了木材、大米、茶叶等各种货物的运输效率,促进了印度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印度铁路的运输中,棉花、棉纱、棉织品成为最大宗的货物,催生了印度棉纺织工厂的出现。

——摘编自杞新村《一战前英国在印度修建铁路的影响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铁路事业发展的状况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前英国在印度修建铁路对印度经济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1—1911年中国铁路兴建概况(部分)

工程年份

经营类别

路名

起止地点

里程(千米)

1901—1904

德国

胶济铁路

青岛—济南

394.1

1904—1906

商办

潮汕铁路

潮州—汕头

39.0

1904—1907

国营

正太铁路

石家庄—太原

243.0

1904—1908

国营

沪宁铁路

上海—南京

311.0

1905—1909

国营

京张铁路

北京—张家口

201.2

1904—1910

法国

滇越铁路

昆明—河口

464.2

1906—1911

国营

广九铁路

广州—深圳

143.3

1908—1911

国营

津浦铁路

天津—浦口
(南北分段通车)

1009.5

1908—1911

商办

南浔铁路

南昌—九江
(九江至德安段)

52.7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材料二   到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5.2万千米。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质量显著提升。到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千米,较1949年增长五倍。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到2018年末,高铁营业里程三万千米,是2008年的44.5倍。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1—1911年中国铁路修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和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建成,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大会上广东代表说:“詹总办独具匠心,不假外国人分毫之力,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铁路工程既可由中国人自筑之,全国矿务、机器、工厂,中国人也能自为之。”这说明京张铁路的修建(       
①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②促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新高潮   
③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辽南地区没有设置正式的驿站,以地区性的急递铺代之,包括辽阳、金州等地。明代从辽阳到旅顺口设置驿站,但清政府觉得“盖邑非往来之冲,而前代置驿皆省,檄书传送,一二铺司事耳”。因此从辽阳到旅顺的道路上始终没有设置驿站,而“凡往来公文俱由铺兵传递”。

——摘编自王绵厚等《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材料二   19846月,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1990年建成通车。沈大高速公路全长300多千米,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五大工业城市,沟通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是东北地区一条重要的运输大动脉,是当时中国大陆最早建成的一条高速公路,被誉为“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开创了中国大陆建设高速公路的新纪元,带动了全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摘编自曲青山等《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辽宁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辽南地区交通管理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沈大高速公路修建的背景和意义。
2023-08-29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里程碑(如图),记录道路名称、修建者和距离等信息。在奥古斯都及以后,皇帝繁多的头衔名号以及对皇帝的赞语通常占据了里程碑铭文的大部分内容,站点间距离也有略去不记的情况。这一变化可以解读为(     

A.里程碑不再具有道路标识意义
B.帝国时代着力宣扬君主权威
C.有效的道路管理消除了地区差异
D.道路交通建设提高了行政效率
8 . 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的交通枢纽。这些成就的取得(     
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
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
2023-02-03更新 | 404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汉朝、唐朝、明朝)的丝绸之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中至少两条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