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41年,英国医生雒维廉评价中医:“不能这样推断,中国人在医学问题上的所有意见都仅仅是胡说,他们已经非常仔细地检验了疾病的本质和起因,一些用于控制传染病的规则和观念是决不能被轻视的。”以下可以提供佐证的史实有(     )
①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疗效
②古代地方官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以防治疫病
③明末吴有性提出“疠气”治病说,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④中国古人为防治天花,发明了牛痘接种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 . 古人已经建立疫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_______;隋唐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收治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收治疫病患者。
2023-12-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3-24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逍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澶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从此,清政府派出留学生专门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1892年,清末名医唐容川旗帜鲜明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口号,很快得到中医药界的认同与支持……1949年建国后国家强调中西医并重,倡导中西医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历史原因;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3-12-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2第6讲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主题一     历史上的疫病

材料一   黑死病(亦称鼠疫)在欧洲大流行期是1347年至1351年,但仅仅这五个年头就导致约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或至1/2,很多镇甚至是全员灭绝。触目惊心的死亡景象让幸存者开始庆幸劫后余生,重新思考生存的意义,特别是城市里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对灵魂得救的全神贯注,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

——摘编自彼得·勃鲁董尔《死神的胜利》

材料二     欧洲殖民者对天花的免疫力较强,死于天花的人很少。而当他们踏上美洲后,天花迅即在当地的印第安人中传播……1521年,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在当地印第安人顽强抵抗之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在被包围的阿兹特克首都中,天花使得人口从原来的30万锐减到15万,活着的人也大多染病,最终被殖民军攻陷。上百座桥梁连接起来的宏伟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被夷为平地。在血与火的浩劫之上建立了墨西哥城……如果不是天花,再多的马匹和枪炮也不可能让只有900人的西班牙殖民军征服墨西哥。

——摘编自李建中《世纪大疫情》

材料三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5000万至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为17亿人左右。“西班牙流感”并不源于西班牙,其最早起源于美国。这次流感的大暴发或许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美)沃尔特·沙伊德尔《不平等社会》

材料四   古人强调在疾病发生前就做好预防,平时坚持体能锻炼,培补正气,才会有足够的免疫力。当疫病处于萌芽阶段时,医者会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至迟在秦代就制定了对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报告制度。在中国古代,商朝就有法令制裁在街道倾倒垃圾,周代设有负责道路打扫和清洁的官职,东汉时毕岚还发明了可用来在街道洒水用的机械。古代也很注意在城市建造公厕以保证卫生,强调不吃过时变质的食物,同时,中国人素有饮用热开水的习惯,并用丝布遮盖口鼻以防粉尘和口气污染。历代医学家们在与疾病的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疫病防治经验,如东汉末年瘟疫盛行,张仲景奋力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基础。历代医学家们还创制了许多防治疫病的药方药剂,如唐代孙思邈的雄黄丸,金代刘完素的黄连解毒散,明代吴又可的达原饮,清代吴鞠通的银翘散等。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古代的疫病探求与防治应对》


主题二     中医药的成就

材料五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态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辩证论治”。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光防、既病防变、后防复”。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掌、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材料六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医疗卫生事业现状,在中医工作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中医科学化”政策。“中医科学化”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组织中医进修和中医科研,让中医学习西医,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改造中医,提高中医水平。“中医科学化”政策为新时期中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在执行过程中片面强调中医学习西医、用西医改造中医,存在否定甚至歧视中医的倾向,未认识到中医理论的独立性,放大了中医当中的迷信和不科学因素,导致在中医科学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医西医化的倾向。

——摘编自宫正《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考察》


主题三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七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药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延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材料八 5个通商口岸教会诊所(医院)简表

时间地点名称创办人备注
1842.11广州广州医院伯驾美国公理会
1843厦门诊所赫伯恩美国长老会
1844.1上海中国医院洛克哈特英国伦敦会
1844厦门厦门医院赫本尼美国长老会
1845宁波眼科医院麦高恩美国浸礼会
1845广州Lun一hing街诊所德万美国浸礼会
1848广州金利埠医院合信英国伦敦会
1848福州诊所怀特美国美以美会

——摘引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材料九   19世纪末西方列强不断侵犯中国的主权,同时西方的科学文化技术大量涌入中国。面对民族的危机,一些知识分子要求改良以拯救民族危亡,整个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改良思潮,中医界亦受到改良主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一些人看到西方医学的长处,欲将中西医学汇通,以发展中国医学,并为此做了一些尝试,在客观上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作为学术上的派别称作中西医汇通派。汇通派基本宗旨是吸取西医之长以保存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

——摘引自陕西中医学院主编《中国医学史》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黑死病”带来的社会危害,并指出此“疫情”催生了欧洲哪一思想运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天花”传至美洲的世界历史上两件大事。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天花”在美洲流行造成的影响。
(3)有人说“西班牙流感”加速了一战结束的步伐。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源、陷入僵持的原因以及加速结束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措施。
✱能力提升✱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医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医药的成就。
(6)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历史地位的发展演变,并简要谈谈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
✱历史纵横✱
(8)根据材料八,概括该时期西医在中国传播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时期“西医东渐”的历史背景。
(9)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出现“中西医汇通派”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西医对中国近代医学的影响。
2023-12-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5 . 西医传播的影响: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推广______等,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发展起来。
2023-12-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6 . 西医的传播:鸦片战争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陆续被引入中国。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它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西医的成就:
(1)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荷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肉眼不可见的____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观察。
(2)19世纪,人们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来,创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下,全国广泛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2l 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9 . 东汉晚期,名医华佗精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学家张仲景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著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10 . 战国时的扁鹊已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诊法进行诊断。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是一部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