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据国家医保局发布数据,我国医疗救助总人次从2005年的969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2.5亿人次,增长约25倍。特别是2018年以来,医疗救助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救助人次从2017年的9100万人次增长到2.5亿人次,6年增长近2倍。这表明我国(       
A.医疗资源分配较合理B.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C.解决了农村医疗难题D.医疗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抗美援朝、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争期间,在中央防疫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地迅速掀起了群众性卫生运动的新高潮。仅半年时间,全国就清除垃圾1500多万吨,疏通渠道28万千米,新建、改建厕所490万个,改建水井130万眼。这一运动(     
A.反映了中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
B.促进了乡村城市化的进程
C.奠定了抗美援朝胜利的社会基础
D.改善广大城乡的医疗条件
3 . 解放前,中国大多数农村基本没有医疗卫生组织机构和相关设施。在人民政府号召下,1951年开始,农村私人诊所、药铺从业人员先后办起了多种形式的联合诊所,把分散的个体医疗资源集中在一起。联合诊所(     
A.解决了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B.实现了中国农村医疗的现代化
C.有利于推进农村医疗资源公有化D.改变了医疗资源私人占有局面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洋务运动首开学习西方医学教育办学经验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中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中国医学教育单一中医学课程结构的框架。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师,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理念,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摘编自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3年,美国卫生财政预算占整个预算的第一位,1975年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6%。1973—1977年,美国医疗费用年均增长10.2%,而其他消费指数仅上升7.7%。1980年,美国通过《医疗保险修正案》,规定凡住院者每天需自负180美元,60天后自负额减少到45美元。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在位期间继续奉行医疗保障“不作为”政策,认为更多的医疗健康费用投入并不一定会给民众带来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截至1988年年底,美国还有3530万人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占美国总人口的14.6%左右。

——摘编自高连克《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材料二   中国城市经济改革发端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原来由企业包揽的各种福利制度,如今成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负与羁绊。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财政和企业负担职工医疗费用的比重过高,阻滞了国家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政府不得不减少支出规模。那些国有、集体企业之外的人员无法按照就业、福利、保障三位一体的模式享受到职工医疗保障制度。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关于发展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方针问题;关于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问题;积极发展集体卫生机构;支持个体开业行医;关于在职人员应聘和业余服务问题;改革收费制度。

——摘编自宋学勤《辉煌40年—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80年代中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其意义。
6 . 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租界等在华势力开展的医疗卫生活动,引起了国人见贤思齐的仿效舆论,清廷开始移植西方卫生职能,着手施行卫生新政,如1905年设立巡警部卫生科、1908年设立外城官医院等。清政府采取该措施主要是由于(       
A.致力于推动卫生事业发展B.西医比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C.民间有识之士的极力推动D.舆论压力和现实国情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药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材料二   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在捷克中医中心,预约的病人已经排到半年以后……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选择比例达到50%.在俄罗斯,选择中医作为中国元素代表的比例更是高达75%.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范围的“中医热”已然形成……世界卫生大会于2019年首次把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欧美等国掀起“中医热”的因素。
2023-07-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成立于1946年,其前身是二战期间设立的临时战争地区疟疾控制办公室。“9·11”事件后,美国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生化恐怖袭击,卫生部、联邦应急应。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美国疫情防控机制主要服务战争需要B.生化恐怖袭击持续威胁美国
C.疫病挑战推动美国疫情防控机制完善D.美国疫情防控制度领先世界
2023-04-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英国议会相继出台《1848年卫生法》《1855年疾病预防法》《1858年医疗法》《1875年公共卫生法》,并对居民供水、污物处理、医院管理、地方防疫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       

A.控制了疫情的爆发和扩散B.促进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
C.体现政府重视疫病的研究D.有效推动防疫体系的建立
10 . 仅1851年至1867年,柏林就有18000多人死于霍乱。自1871年柏林成为帝国首都后,政府开始建造地下排水系统。至1878年柏林已建成长达744公里的排水网管,具有排泄一天一夜大暴雨的能力。这一做法(     
A.阻断了城市发洪水现象B.提高了市民的卫生观念
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D.提供了城市规划的蓝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