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如图是《大瘟疫与人类之战》一书的“目录”摘编。据此可推,该书的主旨是(     

A.疫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B.科学进步终结了疫病传播
C.传染病的流行难以控制D.疫病防治有赖人类理性
2 . 新冠疫情给21世纪的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挑战,让我们省思瘟疫与人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主降生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意大利的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就是那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磁疫。不知是由于……还是因为我们多行不义,天主大发雷盒,降罚于世人,那场瘟疫几年前先在东方地区开始,夺去了无数人圣灵性命,然后毫不停留,以燎原之势向西方继续蔓延。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枚游行或其他活动,皮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要对抗瘟疫,只有一个办法,唯一的好办法,那就是躲开瘟疫。一群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和纵横的大路都保持着相当距离,整座宅子已在事先打扫得干干净净,卧房里的被褥都安放得整整齐齐;每个屋子里都供满着各种时令鲜花,地板上铺了一层灯芯草。……

——节选自《十日谈》

材料二:麦克尼尔《瘟疫与人》无疑是部极具开创性的论著,作者通过揭示各种疫病循环的模式对过去和当代历史的影响,将疫病史纳入历史诠释的范畴。他认为传染病乃是“影响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

第一章“狩猎者”,介绍史前时代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与传染病的关系及传染病对人类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二章“历史的突破”,探讨了公元前3000年~前500年间人类所遗受的疫病以及与疫病逐渐调试的过程。

第三章“欧亚疾病的大交融”,论述公元前500年~公元1200年的疫病史,提出地中海岸、印度和中国间的贸易,在公元200年左右已运作稳定,这暗示着在交换物资的同时,传染病也一并交换。大约在900年左右,欧亚大陆发展出了相当稳定的疫病模式,人口再度增长。

第四章“蒙古帝国颠覆旧有的疾病平衡”,阐述了1200年~1500年间世界各地遭受的疫病。直到1500年前后,新的平衡才在各地陆续达至。

第五章“跨越大洋的交流”,讨论1500~1700年世界疫病状态。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传染病模式还出现了均质化倾向,即世界各地的致病微生物与人类共生模式更趋稳定。

第六章“近代医学实践的影响”,探讨1700年以后的人类疾病史。随着天花接种的发明推广、近代医学和公共卫生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第一次能够通过科学原理在卫生行政上的运用,彻底打败逾越传统地理疆界的传染病。但疾病与人类的竞争依然存在,直到今天,而且还将会和人类长久共存。

——摘编自余新忠《瘟疫与人•译者序》


(1)《十日谈》对研究14世纪的欧洲社会生活有何史料价值?在使用这种史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瘟疫与人的关系。
2023-08-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等五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74年,我国发行了编号邮票——赤脚医生,分别展示乡村赤脚医生为一群儿童打预防针、夜晚顶风冒雨涉水前去为病人看病、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为劳动中突然发病的农民诊治的画面。这反映的主题是(     

   

A.过渡时期医疗水平较落后B.传统医药学取得长足进步
C.乡村医生的救死扶伤精神D.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
2023-08-02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慈善药房的兴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的医疗需求急剧增长,但英国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城市下层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此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英国城镇的大规模发展,成倍地增加了对健康的威胁。药房的兴起是18世纪英国慈善事业向医疗市场领域扩散的产物……与此同时,宣扬启蒙运动社会政治观的思想家们热衷于促进世俗福利、健康和国家财富,他们也非常重视人道主义和慈善事业。药房的出现既丰富了英国下层民众的医疗服务供给,也促进了英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元鹏成《论近代英国慈善药房的兴起》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学的有识之士迫于生存压力,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北洋政府开设新式学校,但把中医药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人士意识到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遂有业界名流向政府请愿,也有一些人开始着手筹建学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中国医学院、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等纷纷成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高度重视传统经典的教授,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设了金匮要略等17门中医课程,也教授学生西医知识。中医在推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仍继承了师徒相传的模式,部分名医公开教学之余,仍带徒授业。民国中医学校重视临床能力培养,各校都设有临床实践季度,部分学校甚至安排半天课堂教学半天随师临床时间的教学模式。

——摘编自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近代慈善药房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中医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西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给你带来的启示。
2023-07-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2023-07-28更新 | 84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是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到20世纪70年代末,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农村绝大部分人口。据此可知,这项制度(     
A.有力地保障了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
B.彻底解决了农村医疗资源缺乏问题
C.与当时经济体制与发展水平相适应
D.利于人们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2023-07-27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医药事业事关全人类福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来,中原地区的医药学便通过高丽传到邪马台国(日本)。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医药通过商贸、官方使节、留学生、佛教等途径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越南及东南亚、阿拉伯地区。明朝初年,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南洋和西洋,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沿途各国开展医学交流。……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来抵御这一病毒。有确切的记载称,1688年俄罗斯遣人到中国学痘医。此后百余年,人痘接种术传遍各大洲,为人类预防和控制天花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受阿拉伯医学的影响,药物制剂在宋代有了改进,出现了“丸衣”。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将新制剂法传入中国,结合中医药理论和药材,制成“花露”,不但用于治病,还用于卫生制剂流传至今。

——《古代中外医药的交流互鉴》

材料二   金鸡纳原产南美,可用来治疗疟疾等发热性疾病。从1640年至1776年,金鸡纳树皮源源不断地从南美运至欧洲。19世纪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金鸡纳的主要成分奎宁被提取出来,其药用价值逐步得到证实。1820年,金鸡纳的抗疟作用在欧洲得到官方认可。英国陆军部、荷兰和法国殖民地农业部都将奎宁列为必备药物,这极大降低了士兵和移民的死亡率。随着欧洲对奎宁需求的激增,金鸡纳在19世纪上半叶成为南美各国出口到欧洲的主要产品,然而非科学的采集方法导致金鸡纳树皮日益稀缺。为摆脱对南美洲金鸡纳的依赖,欧洲人开始在锡兰、缅甸、爪哇等地陆续砍伐了几十万英亩的森林用以种植金鸡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性的金鸡纳种植因网络基本形成。

——王林亚《改变世界的奎宁:全球环境史视野下人类对金鸡纳的认知、引种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外医药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鸡纳从一个地方性药用植物逐渐成为全球性商品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人类历史上的医药交流,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3年3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正式启用,其中纳入111种新药,价格平均下降60.1%,药品惠及的治疗领域广泛,特别是将国产新冠感染治疗药品全部纳入国家医保药品。这表明中国政府(       
A.建立全民免费医疗制度B.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C.注重强化全民卫生意识D.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互助体系
9 . 1981年,安徽嘉山县马岗和石坝公社部分大队的赤脚医生与社员群众,自愿签订医疗预防承包合同,医生签订的合同越多,得的报酬也多。许多赤脚医生积极钻研业务技术,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上述改革(     
A.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激发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活力
C.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D.提升了城乡的医疗保障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54年,政务院发布通知,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随后,国家体委也公布并推行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很快成为中小学生每日必做的早操和课间操。这表明(     
A.政府意在减少劳动和学习时间B.竞技体育精神深入社会各行业
C.民众逐渐接受了休闲娱乐观念D.政府高度重视增强民众的体质
2023-06-30更新 | 361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高新区豫龙宏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