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49—1952年,我国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1952—1954年,我国开展了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以来,“除四害”成为新的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图1、图2为相关运动的宣传画。由此可知,这些运动(     

A.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B.满足了群众医疗需求
C.带有明显群众性特征D.完善了我国卫生体系
2 . 图1、图2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医疗保障体制的示意图。由此可知,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       

图1

   

图2

A.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B.注重对农村居民的保障
C.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D.推动了预期寿命的提升
3 . 医药事业事关全人类福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来,中原地区的医药学便通过高丽传到邪马台国(日本)。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医药通过商贸、官方使节、留学生、佛教等途径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越南及东南亚、阿拉伯地区。明朝初年,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南洋和西洋,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沿途各国开展医学交流。……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来抵御这一病毒。有确切的记载称,1688年俄罗斯遣人到中国学痘医。此后百余年,人痘接种术传遍各大洲,为人类预防和控制天花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受阿拉伯医学的影响,药物制剂在宋代有了改进,出现了“丸衣”。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将新制剂法传入中国,结合中医药理论和药材,制成“花露”,不但用于治病,还用于卫生制剂流传至今。

——《古代中外医药的交流互鉴》

材料二   金鸡纳原产南美,可用来治疗疟疾等发热性疾病。从1640年至1776年,金鸡纳树皮源源不断地从南美运至欧洲。19世纪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金鸡纳的主要成分奎宁被提取出来,其药用价值逐步得到证实。1820年,金鸡纳的抗疟作用在欧洲得到官方认可。英国陆军部、荷兰和法国殖民地农业部都将奎宁列为必备药物,这极大降低了士兵和移民的死亡率。随着欧洲对奎宁需求的激增,金鸡纳在19世纪上半叶成为南美各国出口到欧洲的主要产品,然而非科学的采集方法导致金鸡纳树皮日益稀缺。为摆脱对南美洲金鸡纳的依赖,欧洲人开始在锡兰、缅甸、爪哇等地陆续砍伐了几十万英亩的森林用以种植金鸡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性的金鸡纳种植因网络基本形成。

——王林亚《改变世界的奎宁:全球环境史视野下人类对金鸡纳的认知、引种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外医药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鸡纳从一个地方性药用植物逐渐成为全球性商品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人类历史上的医药交流,谈谈你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特别关注人民的健康。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0年颁布《救济失业工人的办法》,对解决旧中国遗留的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包括养老、伤残、遗属、疾病津贴、医疗、工伤和职业病、生育待遇等保障项目。此后,国家颁布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并根据社会发展对有关政策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4年,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6年,建立了城镇失业保险制度;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别开始实施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口健康服务全面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劳动就业工作不断加强。亿万城乡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摘编自任意、吴佳佳、杨忠阳《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发展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发展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
2023-07-10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病毒不分种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

——据【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材料二   近代英国是欧洲防疫最得力的国家。1518年,英国政府通过防疫法令以区分患病住户,并在英国医科大学特设公共卫生事务咨询中心。1570年,政府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家庭强制隔离措施,并建造疫病收容所对特殊人员进行专门隔离;同时委派专门人员监督这些家庭等。1583年,伦敦市政府规定了瘟疫患者隔离1个月,严禁举行公共葬礼,定期清扫街道等措施,并重视解决和瘟疫相关的如乞丐流民等问题。

——据王俊周《近代早期英国政府的“防疫”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花等病菌在美洲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谈谈你对当今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认识。
2022-06-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生防疫政策变迁过程

阶段代表性政策政策背景政策场所政策目标
第一阶段
19551977
《传染病管理办法》政治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传统病常规
第二阶段
1978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市场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财政部等传统病常规防治为主
第三阶段
200320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益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卫健委)、财政部、民政部、社会组织、媒体、企业、专家、公众等新型突发病应急防治为主
第四阶段
2016年至今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健康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卫健委、政协、财政部、民政部、外交部、社会组织、媒体、企业、专家、公众等新型突发病应急防治和传统病常规防治并重

——据武永超《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防疫政策变迁审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防疫政策变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卫生防疫政策变迁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初,清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等公共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个人卫生也提出了要求,疫情期间要求更加严格,居民如患病应积极向医院或主管机构上报。对此,时人多有微词,而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支持,更是大力提倡。有识之士旨在
A.推动政府政治改革B.促进民主思想传播
C.提升居民个体素质D.唤起民族强健意识
2022-02-28更新 | 3984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2020年初,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蔓延,疫情非常严重。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一个多月时间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A.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B.人民的支持和救援
C.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D.医疗技术水平先进
2020-10-22更新 | 574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