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早期英国人口死亡统计的初衷是应对鼠疫,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1518年国王亨利八世颁布了防疫文告,英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行动开始了。不久,人口死亡统计表开始编制,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统计表出现于1518年8月30日,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节点如表2所示。

时间事件
1519伦敦开始了每周人口死亡统计,统计数据由尸检人呈报
1532枢密院官员托马斯·奥德利的信中记录了编制人口死亡统计表的命令,“枢密院命令市长查清楚每周伦敦的死亡人数是多少”之后的1535年、1536年、1537年,每年都有人口死亡统计表
1582伦敦的书籍出版经销同业公会向市长进呈1577年以来伦敦每年的人口死亡统计表
1593伦敦第一次公开印刷出版人口死亡统计表
1594国王与枢密院首次命令伦敦市政当局将人口死亡统计表公开张贴到大街上

(续表)
时间事件
160316021217日到160312月底每周都有人口死亡统计。从未间断。1603年普遍被学界看作统计表系统化的起始年份
1607市长要求执事在人口死亡统计表的背面注明死者的死因
1625伦敦市区、自治区、郊野的教区以及城墙内外的教区都对死亡人数及疾病类型进行了统计,其中不仅包括每周死亡统计,也有全年统计及死亡原因统计
16651665年,伦敦除编制人口死亡统计表之外,还将其与之前情比较严重的1593年、1603年、1625年、1636年四个年份的同一时间段进行了比较,编制了人口死亡比较统计表。

——摘编自【英】约翰·格兰特《人口死亡的自然与政治观察》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英国人口死亡统计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人口死亡统计表编制的意义。
2022-04-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临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62010年中国重大医疗成就

年份成果
1956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沙眼致病源
1958大面积烧伤成功救治改写世界纪录
1960完成首例肝病切除手术
1963在世界范围首次断手再植成功
1965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2屠呦呦团队从青蒿素中分离出抗疟疾的青蒿素
1985将腺癌治愈率提高到90%
1988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
2010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始推广

195212月,毛泽东为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为尽快恢复人民的生产、生活,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运动的方针是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国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整理自中国地图出版社《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地图册》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概括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并进行合理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20世纪初,清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等公共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个人卫生也提出了要求,疫情期间要求更加严格,居民如患病应积极向医院或主管机构上报。对此,时人多有微词,而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支持,更是大力提倡。有识之士旨在
A.推动政府政治改革B.促进民主思想传播
C.提升居民个体素质D.唤起民族强健意识
2022-02-28更新 | 4057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始二年(公元2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疫病随之而来。汉平帝下诏:“民疾疫者, 空舍邸第,为置医药。”隋代医学家巢元方主持编纂的《诸病源候论》认为疫病流行的原因之一是“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提出疫病的预防“须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不仅总结了许多治疗传染病的方剂,还提出用熏药法进行空气消毒、向井中投入药物给水消毒等消毒法,并提倡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宋朝建立了层级分明、各有所司的医疗机构,平时执掌朝中医药之事,民间疫病出现时应诏至民间进行医疗活动。                                                            

——摘编自玉兆鑫《中国抗疫简史》

材料二

时间史事
1660年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
18世纪末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
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
1855至1875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
19世纪中期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
1868年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

材料三   近代中国被扣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死亡人口中半数以上死于传染病。中国共产党人决定一扫旧社会的污浊之气,缔造一个崭新的社会。20世纪50年代初,美军在我国东北地区散布大量的细菌。1952年5月,《人民日报》发出了开展“爱国防疫卫生运动”的号召,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宣传。卫生防疫部门对肺结核病、天花、鼠疫等疾病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治疗措施。12月,毛泽东题词,要求“动员起来”“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1953年,各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各级卫生防疫站建立,人民政府还对街道和房屋院落进行修整,安装自来水管,疏通污水管道。20世纪50年代末,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任务逐渐转移到“除四害”上来。

——摘编自李洪河 《新中国的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疾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并概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
5 . 关于近代以来西医及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
B.西医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C.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西方近代医学带到中国,影响巨大
D.西医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近代1.1842年,美国人派克在广州建立了眼科医院。
2.1929年,我国开始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此前中国海港检疫工作被外国人把持。
3.1931年,中共中央军委总军医处成立,出现了医疗卫生制度的专业化设计。
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民政厅下设卫生处。边区卫生机构出现制度化倾向。
5.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建立了阶梯救治和医疗后送制度。解放区卫生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制度分工更加细化。
现代6.1951年,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医疗体系。
7.2003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到2010年实现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8.2016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合并。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9.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经受住了考验。

——据王书城《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英国乡村地区一直没有专业的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民众的医疗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19世纪,新兴的全科医生群体在英国出现,他们也关注到了乡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19世纪60年代,英国乡村医院兴起。乡村医院一般位于某个小镇或大村庄中,处于附近几个村舍的中心地带,以扩大辐射面积、方便周围民众就诊。从人员配备来看,乡村医院除主治医生外,通常配有1名护士,若干名女佣,她们通常来自周边农村,经培训上岗,工资较为低廉。乡村医院配有专门组织机构对财务收支、日常事务、病人准入进行管理和监督。在这些乡村医院中,有的向受感染劳工打开了大门,有的为因生产事故受伤的工人提供紧急医疗救助,还有的则是为了应付火车开通后频发的交通事故。随着20世纪中期国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英国乡村医院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傅益东《论19世纪英国乡村医院的兴起》

材料二   1952年,卫生部规定自然村设卫生室,配有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这实际上是乡村医生的雏形。1968年,《文汇报》首次提到“不拿工资……亦工亦农……”的“赤脚医生”这一名词,该称号经《人民日报》转载,迅速传遍全国。1981年,国务院规定,“凡经考核合格.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发给乡村医生证书。”1985年,国家决定将“赤脚医生”改为“乡村医生”。1998年,我国通过了《执业医师法》,其中明确了乡村医生的性质和职责,并规定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要按照执业医师法进行管理。从1980-2007年,我国乡村医生年平均增长1.39%。自诞生以来,乡村医生的职能始终没有改变。据统计,我国农村53.5%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就医看病。……乡村医生运用中草药以及针灸等手段治疗疾病,深受农民欢迎。同时,许多国家也将中国乡村医生模式作为发展本国卫生体系的样板。

——摘编自任苒《中国乡村医生的发展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乡村医院兴起的原因,并分析乡村医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乡村医生发展的特点及作用。
8 . 疾病、防疫与全球卫生

材料一   50年代初期农村血吸虫病(因血吸虫寄生人体导致的疾病,钉螺和粪便是传播途径)疫情严重,且没有针对性的安全药物,卫生人员短缺,这引起毛泽东等高层领导的关注,1955年血吸虫病防治运动开展,发动群众,实行大规模的灭螺和粪管运动。江苏1958年“每天都有几百万群众奋勇作战,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动人景象”。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送瘟神》二首诗,鼓舞了群众的士气。

——摘自余新中《真实与建构:20世纪中国的疫病与公共卫生鸟瞰》等

材料二   1980年起,农村开始从集体制转变,群众大范围的灭螺运动已经很难实施。1984年,血防工作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控制概念,开始采取人畜化疗为主、易感地带灭螺为辅的措施,同时重视人群健康教育也是血防控制措施的重要方面。1992年,世界银行提供贷款用于血防控制。各地还进行了疏通河道、修建沼气池等环境改造措施。

——摘编自李林瀚《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新中国两个阶段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形成原因。
2021-04-19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医疗机构,可分为中央和地方医疗机构。中央的医疗机构有三个部门,一是掌管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太医署,二是为帝王诊疗服务的尚药局,三是为太子治病保健的药藏局。地方医疗机构根据人口数量不同,其设置规模也各不相同。唐代制定了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管理的法律制度,不仅对因医致死伤(医疗事故)与借医行骗(非法行医或诈骗)等情况作了详细规定,还专门对妨害卫生,诸如卖假药、毒药等也作了专门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也有一整套措施。

——摘编自徐正东、邓盛木、刘博《唐代医事管理与医疗机构设置制度初探》

材料二   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运行,主要通过建置机构的方式贯彻执行。宋代医政被称为鼎新革故的时代,这一时期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医政建设呈现出空前活跃状态,医疗福利制度较之前朝重视宫廷医疗向平民医疗转移。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医疗福利制度的有效实施为目的,针对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平民百姓等三大社会阶层建立医疗机构,施以医疗福利。同时政府通过抑巫扬医、培养人才、检束医官等方式加强医疗人员管理,保障医疗福利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摘编自杜菁《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医疗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贯彻落实医疗福利制度的基本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发展医疗福利制度的背景。

材料三   20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

国家关注的领域国家采取的行动结果
医疗国家出资实行强制性免疫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支付医疗费用。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少;预期寿命增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
教育公共拨款普及中等教育,资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创新教育带来创新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
福利通过直接付款、扶植教育和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保险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国家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行动的影响。
2021-03-1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王兰是一家企业的职工,因病住院治疗,在结算治疗费时,她只支付了总医疗费的3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王兰有
A.养老保险B.基本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慈善家赞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