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以城镇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基本医保制度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
A.满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B.与世界各国医保体系接轨
C.让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D.提高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
2022-05-23更新 | 1062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赤脚医生”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研究中国农村医疗体制的发展历程,从“赤脚医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1968年9月《红旗》杂志(1958-1988年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发表《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
1977年底“赤脚医生”数量为150多万名,全国85%的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
20世纪80年代全国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行政村锐减至5%;《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问题》,明确界定为“他们同民办教师一样,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脑力劳动者”。
2004年1月颁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范乡村医生的从业行为,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适应新农合的医疗消费层次和水平的服务体系。
①以朴素实用的治疗模式,满足初级医护需要
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合作医疗制度宣告结束
③建立了完善的切合农民利益的合作医疗制度
④在中国卫生史乃至世界卫生史上具有创造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全球盛行。中国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相关信息,使人们能快捷地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核酸检测结果、核酸采样点等信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符合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时,及时在网络上公布。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国
A.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B.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C.药品供应体系的健全D.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
4 . 全球卫生治理属于全球治理的一个专门领域,专注于全球卫生问题的应对和解决。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研究司提出的全球卫生治理框架,该图示体现出当今全球卫生治理的突出特点是
A.治理模式的法制化B.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C.参与主体的平等性D.体系运转的高效性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0年冬,瘟疫从俄国西伯利亚传到哈尔滨。清廷委任在陆军军医学堂帮办、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的伍连德为东三省防疫医官、钦差大臣。他深入疫区﹐解剖患者尸体﹐最终确诊其为肺鼠疫,认定飞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此后,他开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使用口罩、隔离、公共场所消毒等措施,他还下令把浴池,茶楼剧院改成隔离区,还向东清铁路局借来些车厢并将其改选成隔离医院。自这些措施实行至次年31日,哈尔滨再无一人死于鼠疫。191143日,万国鼠疫研究会在奉天(今沈阳)举行,日本、英国、美国、俄国等十一个国家参加。伍连德当选为大会主席。同年429日,大会闭幕,各国的科学家对中国的鼠疫防治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摘编自何宏《医学博士伍连德四次扑灭哈尔滨瘟疫》


(1)根据材料,概括伍连德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伍连德具有的优秀品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先民为抵御疫情,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周易·既济》就指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秦律中明确规定了严格的传染病疑似患者的报告制度,如果一旦发现了疑似疫病患者,就要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礼记·内则》:“疾病,外内皆帚。”将打扫卫生和病联系起来,可见已明确认识到环境卫生对身体健康的密切关联。东汉末年瘟疫盛行,张仲景愤力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基础;其中的经方清肺排毒汤对这次新冠肺炎的有良好的医疗效果。葛洪用青蒿治疗疟疾的发现和医学先辈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的发明,是我国传统医学对人类抗疫事业的两大杰出贡献。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古代的疫病探求与防治应对》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英国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发生疾病风险时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费用保障。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了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的公平供给。

——摘编自牟海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历史上疫病防治对现代疫情防控的启示。
7 . 疫情防控考验社会治理能力,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许多蛰伏的传染性疾病一度肆虐,鼠疫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血吸虫病遍及长江以南所有省份。194910月,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0-1953年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强调群防群治。通过传媒界的政治动员和教育界、文艺界的防疫宣传,卫生防疫工作上升为全民政治运动,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

——摘编自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卫生观念传播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的特点及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唐代到新中国初期疫病防治对我们当前疫情防控的借鉴价值。
2022-05-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份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1917年,绥远疫病蔓延至山西省时,山西省长阎锡山设立防疫总局,聘请20多位外国医生协同中医专家检疫正太路铁路沿线客货运输,并派人以分发白话文广告小册、演讲等方式深入农村宣传防疫知识。此举
A.阻碍铁路的正常运营B.缓和了各军阀之间的矛盾
C.遏制疫情在山西扩散D.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2022-05-04更新 | 779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众多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测体温﹑戴口罩等成为人们自觉抗击疫情,加强自我防护的重要措施。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我国
A.人民健康意识提高B.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C.文明生活方式形成D.公共卫生观念得到深化
10 . 195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规定了职工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等困难时,有获得各项保险待遇的权利。为此,许多人喊出“农民有土地,工人有劳保”的口号;有的职工还准备捐献自己的养老积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这反映了
A.劳保条例奠定全民医疗保障基础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C.民生关怀利于建构社会大众认同D.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2022-04-21更新 | 1430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