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在消除疟疾的斗争中,中国逐步探索总结出“1—3—7”工作规范(详见如表)。2014—2018年,中国将其运用于坦桑尼亚覆盖4个社区共20万人口的试点项目,使当地疟疾发病率降幅超过80%。该规范后来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在泰国、柬埔寨等国的推广运用中效果斐然。这说明(     
数字含义
11日内进行疟疾病例网络直报
33日内进行病例复核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77日内进行疫点调查及处置
A.医疗管理经验理应全球共享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影响抗疟斗争
C.世界卫生组织是抗疫的主体D.中国为全球卫生事业贡献宝贵智慧
2 .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2/3,孕妇死亡率下降3/4,中国分别于2007年、2014年实现了这一“千年发展目标”。这些成就的取得(     
A.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B.消除了各国的医疗差距
C.得益于我国工业化的实现D.体现出我国制度优越性
2024-03-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西欧,医院是慈善事业的典范。以英格兰为例,11世纪中叶以前的医院一般依附于修道院,其职责主要是为宗教团体中患病的成员提供服务。11—13世纪,它们开始成为病人集中的重要机构,但病人管理时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大多来自修道院。医院中的修女(或修王)主要承担照看病人、抚养孤儿、护理伤者等服务工作。15世纪,英格兰王国有约20%的医院破产关闭,剩下的一些也为其他宗教收容所或者大学学院所兼并。

——摘编自陈凯鹏《中世纪西欧医院的形成及其特点》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除了少数能够承担私人医生高昂费用的上层人士,大部分民众需要求助盈利性的公共医疗服务。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济贫法医院,属于政府监管下的济贫法体系;另一类是志愿医院,属于民间慈善资本捐助成立的医疗机构。从20世纪20年代起,英国地方政府改组济贫法医院为市立医院,市立医院由此兴起。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国有化潮流的兴起,市立医院逐渐转型为国有医院。

——摘编自李文慧《20世纪英国市立医院的兴起与转型》

某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促成近代以来西方医院功能定位转型的主要原因。以英国为例,概括中世纪和近现代医院的不同功能定位,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4 . 1952 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毛泽东题词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大会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确立为新中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同年,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后更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这阶段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以卫生工作为抓手开展。这些举措(     
A.推动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始B.体现了中国农村医疗事业的成就
C.强化了中国全民的卫生意识D.促进了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5 .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被认为是中医的荣誉。与西医使用抗生素抑制病毒细菌相比,中医一贯注重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这反映出中医的特点是(     
A.与农业文明密切相关B.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D.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
6 . 据统计,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 年全国各地和解放军部队共出动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65名公共卫生人员进入湖北省,超过 19个省区市与湖北各市州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A.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奇迹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
C.医疗机构服务职能的扩大D.加大医疗扶贫力度的举措
7 .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扁鹊确立“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黄帝内经》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末年,华佗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形成《千金方》,被人尊为“药王”。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朝时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辨证体系。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等

材料二   在近代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开始出现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质疑。1929年,国民政府一度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借助中医古籍,发明“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摘得诺贝尔奖。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推动中医学的国际传播。

——摘编自韩霁《中医药独特价值得到世界认可》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医药文化。
8 . 1955年5月,山西省高平县某乡成立卫生保健站,经费来源主要有三:农民群众的保健费、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益金和医疗业务收入,社员看病时只收药费。该举动得到卫生部肯定,并在我国部分地区推广。由此可知,当时农村(     
A.生产关系调整推动社会保障变革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C.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以解决D.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9 . 14世纪中期,黑死病从中东地区随热那亚的商船进入意大利,而后又在法国和英国肆虐(     
1英国国王下今宰杀所有供城市使用的牛,以保持空气中没有航脏和腐烂的气味;通过颁相关命令
2协助教会的治理行为医生们通过放血、泻药等方式,企图将病人体内的毒素排出;医学家主张用醋和玫瑰水洗手、口和鼻孔,避免激动和保持适度的运动
3伦敦主教祈求上帝的帮助,教会在各地设立了教会医院并收留无家可归的人
4熏制芳香物质来保持空气洁净,房主们会在门窗上摆放一束香草,以确保只有纯净的空气才能飘进房子
A.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已建立B.教会的垄断地位出现动摇
C.政府主动应对和预防疫病D.疫病的防治注重多方参与
10 .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其主要内容为“四苗防六病”,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等疾病的免疫。1992年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这表明(     
A.基础计划免疫实行确保了儿童健康B.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
C.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D.疫苗的普及得益于计划经济的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