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有学者将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主要特征代表名言
特征一传承与创新交互为用“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特征二通变中回应时代问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特征三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特征四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摘编自王博《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地区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该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对后来罗马文化乃至近代欧洲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虽然在许多方面受之于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古典希腊文化的原样移植,但因历史遗留的社会、经济、政治土壤的不同,它就必然要在与这片土壤相适应中发生变异,也必然要与生长在这片土壤上的原有文化相汇合,彼此吸收交融,形成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文化。

——摘编自吴于廑《古代的希腊与罗马》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为主题,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编者

编纂思想

主要成果

春秋

孔子

在文献编纂时,保证原有的文辞不随意修改和变革;注重对材料的考证,杜绝主观臆断

《六经》

西汉

司马迁

广泛取材,考察多类文献

《史记》

魏晋

范晔

注重对材料真伪的考证,广泛收集,编纂时注意详略得当,言简意赅

《后汉书》

刘知几

准确记录史事,“善恶必书”,注重对真伪的甄别,注意统筹兼顾

《实录》《史通》

北宋

司马光

史书编写,参考资料应全面,应统筹兼顾,择善而从、兼收并蓄

《资治通鉴》

——摘编自毛业博《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探析》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中国古代史籍编纂”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服饰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国的外交服饰是考察中国国际化程度与民族化特色的一个窗口。毛泽东、周恩来与邓小平无论在公务性,还是社交性的外交场合,基本都穿着中山装。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开始着西装释放出中国愿意进一步融入世界的信号。冷战结束后,江泽民主席在不同外交场合穿着不同服装,比如在公务性场合穿着西服,在隆重的国宴则穿着中山装,但中山装的款式较为传统。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公务场合遵循国际惯例穿着西服,国宴则穿着新款中式礼服,这既是对国际规范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这种礼服以中山装为基础进行改良,立领、暗门襟、刺绣等元素传递了中式风韵,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属性,凸显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摘编自周加李《新中国外交服饰:从不断探索到彰显文化自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外交服饰”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4-05-2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印度西北部,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印度的佛教精神相结合……在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城市。在帕提亚的尼萨宫廷,上演希腊戏剧。小亚细亚的卡帕多西亚、本都、俾提尼亚和亚美尼亚的当地小君主,使用希腊语言,修建希腊式神庙……罗马文化这时受到希腊化的冲击,实则是希腊化文化的一部分。阿拉伯半岛是希腊化世界南部通商要道的必经之地,他们与希腊-马其顿人的文化交往是肯定的。

——摘编自扬巨平《“希腊化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大汇合》

材料二 下图为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

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   

左、中、右三图分别为法国设计师受希腊古典文化、

材料三:俄国芭蕾舞、中华文化影响设计的女装。

图一 2010-2020年间各族裔人数变化数(从上至下分别为拉丁裔、跨种族人群、亚裔、非洲裔、其他种族、夏威夷及其他太平洋岛民、印第安/阿拉斯加原住民、白人)

图二 新加坡居民家中常用语言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局)

任选其中一则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碰撞与新生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一 尧、舜、禹时代和夏代,黄帝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汉代帝王对于黄帝祭祀的次数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多,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礼仪制度,使得黄帝祭祀仪式规模化。

材料二

1908年陕西同盟会前往黄帝陵举行了秘密祭拜, 提出要“驱除鞑虏, 光复故物, 扫除专制政权, 建立共和国体。”
1912年3月孙中山委派代表团到陕西致祭黄帝陵。孙中山的祭陵词说到:“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1937年4
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祭祀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 号召“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清明节由陕西省政府组织祭祀黄帝。20世纪80年代起, 祭祀黄帝典礼日益隆重, 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纷纷寻根问祖来祭祀黄帝, 其中都包含着众多港澳台同胞。其中1983年的祭文写道:“统一祖国, 四海和衷, 振兴中华……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之新风, 改革体制, 活跃经济……发扬民族之伟大精神!”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平安《黄帝文化与中华文明》等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 围绕黄帝文化的价值, 自拟题目,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文化的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借鉴、吸收外邦文化,同时保持民族主体性、独立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既要慎重总结传统文化,又要虚心学习西方文化,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摘编自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就材料所示观点的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15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高帝(汉高祖)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于义耶,出于利耶?出于邪耶,正耶?若高帝,则私意分数犹未甚炽,然已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借,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若以其能建立国家、传世久远,便谓其得天理之正,此正是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获禽之多而不羞其诡遇之不出于正也。……若论道之常存,却又初非人所能预。只是此个自是亘古亘今常在不灭之物,虽千五百年被人作坏,终殄灭他不得耳。汉、唐所谓贤君,何尝有一分气力扶助得他耶?

——摘编自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1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移民国家美国

美国属于移民国家,全世界不同的民族和种族被融合为一个美利坚民族整体,但共性中依然凸现各个民族的文化个性。

●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占0.7%,西班牙人占0.8%。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1981—199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x。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近代美国外来移民重大发明

发明
贝尔普平厚尔斯马可尼哈利迪爱迪生埃里克
地区苏格兰克罗地亚英格兰意大利苏格兰爱尔兰瑞典
发明电话
留声机
长途电话电报无线电
电车白炽灯
螺旋桨

——摘编自丁建传《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每个城市,各移民群体都有自己的报刊杂志、体育和文艺团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贫民窟激增及排外主义的兴起,美国政府从1882年起颁布了一系列歧视性的移民法。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移民国家美国进行阐释。
2024-05-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叠什之战

材料一   卡叠什战役铭文是古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刻在卡叠什上纪念碑的铭文。它记录了公元前1274年,埃及与赫梯联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的经过。以下是卡叠什战役铭文的部分内容

“我是伟大的法老,统治整个埃及,我的权力无可匹敌。当赫梯联盟试图入侵我的领土时,我率领我的军队与他们交战,并在卡叠什击败了他们。我们消灭了他们的军队,俘虏了他们的将领,夺取了他们的财富和珍宝。这场胜利证明了我们的勇气和实力,也证明了我们的神灵的支持和春顾。因此,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个胜利,以及我们为了保卫自己和我们的国家而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在卡叠什之战中,到底胜利属于谁,说法不一。埃及的铭文说胜利属于拉美西斯二世,赫梯的铭文则说这场战役是埃及的巨大失败。这个战役的结局,并无一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在埃及神庙的墙上,绘有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胜利浮雕,但赫梯国王穆瓦塔鲁认为自己才是胜利者,因为这次战役巩固了赫梯在叙利亚的统治。在此后几年中,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互有胜负,但双方都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