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互动产生水、火、本、金、土,五行即五气,五气顺布产生四时。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立地之道同样一个原理,五行运行中正则生善,反之生恶;中正之本是诚,以中正律己,以仁义待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受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
B.有利于建立“天人感应”理论体系
C.吸收了“知善知恶是良知”的思想
D.有利于重新建构起儒家的信仰体系
2023-05-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先秦时期的家训中有关“修身”问题的阐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先秦时期的家训(     
《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周易·家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田稷子母《责子言》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夫以匹士相与犹然,况于受禄之臣乎?今君设官待子,厚禄以奉子,言行备则可以报君……
A.折射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B.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C.表明孝道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D.体现了当时贵族政治的显著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印刷术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用统一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但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会读写了。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接受较高级教育的状况,僧侣因此被排除出重要的职位。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据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有何价值?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欧文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