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左传》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顾炎武大声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郑师渠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增强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文化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观念。中华文化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的、最早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普遍存在,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基督教会并不能垄断全部的“德行”和“真理”。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精神,据许多研究者认为,至少部分地源于中国。例如历史学家方豪就曾认为:“此运动之来源,中国实多于希腊。”

——摘编自武斌《文明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国共产党历久弥坚的精神根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依旧风华正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孕育。(如下表)

文化基因具体表现
民本传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进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革新思想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自我革命始终是贯穿于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
和合理念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和平的可贵,也具有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举“和合理念”于自身信仰目标之中,不仅以正义战争的方式争取和平,而且还以改革发展的手投维护和平
家国情怀自诚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朴素的家庭情感与深沉的爱国情愫融为一体,在不同后史时期以实验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家国大义的真谛
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

——摘编自觉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文化基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其中一点或者全部,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闯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3 . “以天下为己任”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担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三家都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从现实出发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会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孔子自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墨子宣传“曰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莫若为贤,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老子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入政治社会理想,认为社会的贫富悬殊与“天道”不合。他的理想社会是返璞归真,小国寡民。

——摘编自张岂之《中华文明十二讲》

材料二   在封建商品经济和对外弱势的双重冲击下,宋代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不抑兼并”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剧贫富分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双刃剑”效应,人们在金钱面前,都毫不让步,以至于世风日下。享乐之风弥漫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富商大贾穿戴奢侈,僭越成风……在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宋代士大夫阶层“以天下为己任”,通过宗族建设、家风塑造、教化等主要手段,形成重德、至孝、诚信、修身的基层社会管理氛围,最终达到了巩固皇权、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目的。

——摘编自韦玉潇《宋代社会管理及其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说明儒墨道三家的“社会观”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孔子的“社会观”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宋代士大夫是如何重塑社会风气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国”得到了扩展,对“天下”的认知和界定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摘编自刘凤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材料二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严复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章太炎在1907年发表的《中华民国解》一文中表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华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摘编自陈茁《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精英的国家观念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与“天下”观念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自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国”“民族”“中华”等被赋予的新的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