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

—整理自《老子》《荀子》

材料二   隋唐时期,采取开放政策,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在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的顶峰,并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禅语入诗,二是以禅趣入诗,三是以禅法入诗。

—整理自豹云天《探索中国古代隋唐时期的历史脉络和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老子和荀子的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并予以合理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佛教的角度说明隋唐时期“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说明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诗词书画艺术的影响。
今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整理

材料二   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

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
2014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4中法建交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人下”
2015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6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7金砖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博鳌论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材料三   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里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征召有才能的人较之西方特有的、进行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3)结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谈谈今天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今日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书》首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称赞河间王刘德对文献校勘和辨伪的严谨治学态度。毛泽东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好友往来于岳麓书院,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此可知(     

①“实事求是”的初始内涵蕴含着经世致用思想
②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④中华优秀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花馍,俗称花馒头,初用于祭祖,后扩展到各类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花馍文化大盛于国内的面食文化区。如春节的枣花馍、元宝馍,清明时的桃花馍、燕子花馍,端午时的虎头花馍中秋时的糖枣月饼馍,等等。据此可推知,花馍文化的特点是(     
A.血缘性、宗教性B.季节性、等级性
C.凝聚性、开放性D.民族性、地域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其中《治邦之道》篇系统讨论了治国理政问题:“今夫揄(通“逾”)人于其胜,不可不慎,非一人是为,万民是为。举而度以可士,兴;举而不度以可士,崩。故兴善人,必熟闻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材料主张治国理政应该(     
A.民贵君轻B.举贤用能C.道法自然D.隆礼重法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6 . 中国人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儒家讲的仁爱、佛家讲的平等、道家讲的自然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核心。“孝”是我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周易》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是我们精神信念的重要支柱。据此判断,中国(       
A.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的规律B.思想变动根植于时代需要
C.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价值传承D.民族文化的内涵得以重塑
7 . “祝融”是目前文献中所见最早被若干族群共同认可的祖先。春秋金文、战国竹简中存在不少有关追认“祝融”为祖的记载,《国语·郑语》出现“祝融八姓”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局部共祖现象普遍出现。这可用于说明(     
A.炎黄共祖之说被最新考古成果否定B.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民族间交流融合
C.血缘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8 .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与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后一关系上的主张是(     
A.君主受命于天B.君舟民水C.制天命而用之D.道法自然
9 .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认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古老文明源远流长B.历史悠久多元起源
C.中原核心多元一体D.逐步扩展各族认同
10 .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告诫儿童面对尊长时:“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陈淳也在《启蒙初诵》中要求小儿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这可用来说明该时期(     
A.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浓厚B.理学影响家庭教育
C.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D.政府重视幼儿启蒙
昨日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