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当时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从桀、纣的亡国及现实的斗争中,初步看到了民的力量,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和“敬德保民”,开始重视民的力量。但这时只能说是民本思想的萌芽时期。到了春秋时期,民的力量有了进一步的显示,思想家们认识到了民对君的制约性,“民实瘦矣,君安得肥?”,并进而提出了“夫民,神之主也”,这标志着民本思想有了较大发展。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和仁政学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标志着民本思想的成熟。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 黄宗羲以托古的方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民为主,君为客”。在他看来,君主统治的目的是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而不是相反。在他的思想中,君主的地位开始动摇,世袭君主并不是天经地义应该做统治者的,如果君主不为人民谋福利,其权力就不再具有合法性。他不仅反对暴君专制,还认为君主与百官之间应该“平权共治”,驳斥了儒家传统所推崇的君臣父子关系。虽然君与臣所拥有的权力并不是相等的,但是君与臣之间职责是相同的,因而在身份上是平等的。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民”所处的地位是一种被拖着往前走的、被照顾的、被教养的地位,而不是一种支配性的、当家作主的地位。

——摘编自李石《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演变及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先秦相比,黄宗羲对民本思想的发展与局限。
2024-05-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儒家之和是人伦之和,佛家之和是众生之和,道家之和是天地之和,并相信中国的和文化终会走向世界,呼唤世界的和平,还人们一个朗朗乾坤。据此可知,中国的和文化(     
A.导致儒释道三派难以调和B.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氛围
C.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选择D.反映了儒学的深刻影响
2024-05-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其中的前三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的自身发展而言;后两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而言。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及其深远影响,正全面贯穿了这五个突出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家国观”“中国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摘编自江林昌《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的特性”提炼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可以就中华文明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阐释,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下表为先秦时期三位思想家的言论(节选)。据表可知,他们的主张(       

人物

主张

孔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A.蕴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B.体现出中华文化崇德尚贤
C.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D.反映了诸子百家思想趋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总书记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到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进行了“精准画像”。

连续性——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自古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

创新性——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统一性——“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

包容性——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和平性——珍爱和平,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摘编自杜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中华文明的一个突出特性,以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2-1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诗经》是自商代至春秋时期不同地区的诗歌汇编,内有商周始祖的降生神话传说,有周室及各国史实、时事材料,以及民众生活、风俗民情和一些社会与自然现象。这说明《诗经》(     
A.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B.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C.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D.体现了区域文明的趋同
7 . 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体现了民本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2023-10-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如表呈现了明朝前期的重要文化史实,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事件
洪武五年
(1372年)
明太祖亲率文武官员赴蒋山寺拜佛,度脱战死士兵的亡魂
洪武二十四年
(1391年)
明太祖在《申明佛教榜册》中敕令天下寺院归并,禁止新创寺院
永乐元年
(1403年)
永乐常以“朕所用治天下者五经耳,道经何用”为由,斥去进献道经之人
永乐十六年
(1418年)
永乐帝的一份上谕中规定,各县僧道人数不得超过20人
A.三教合流趋势不断加强B.儒学正统地位依然稳固
C.佛道思想逐步走向消亡D.政府文化权威日渐削弱
2023-06-04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人文主义,代表性论述如“泛爱众,而亲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据此可知,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     
A.关注个体在社会的价值作用B.强调社会中个人的道德自律
C.促使儒学逐步成为官方哲学D.凸显人性与统治关系的融洽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人的“汉”文化长时间交会,在冲突中走向融合,在调适中趋于一体化。据此可知(     
A.胡汉文化始终保持了各自的特征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互补D.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格局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