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461次组卷 | 9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指出程朱理学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B.促进了民众文化教育普及
C.更新取代了儒学原有体系D.压抑了知识阶层个性发展
3 . 为了强化社会道德伦理秩序,从北宋中期起,儒士们纷纷著书立说,如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等。这说明该时期
A.空疏无具的风气盛行B.科举教材呈现标准化
C.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D.儒士的社会责任感强
4 . 二里头文化礼器中的鼎、兵器中的戈、玉器中的琮等,与商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相像,这体现早期中华文明的
A.多元性B.包容性C.创造性D.传承性
2022-01-18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2021-06-08更新 | 17886次组卷 | 13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6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61次组卷 | 3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诗经》的流传
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
B.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
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2019-06-18更新 | 1027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