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名字,以孝为字者甚众,比带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之”“道”“灵”“僧”等较为普遍。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A.三教合流趋势日益明显B.民族交融使社会思想趋于集中
C.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D.儒家思想仍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2 .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曾经在不同时代各领风骚。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中外文化交流加强
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民族融合逐渐加深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

材料二   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陆有石室,川有铁桥,海有轮舟,竭国力以购军舰,睃民财以效洋操,如此者可谓之文明乎,决不可。何也,皆其形质也,非其精神也……求文明而从精神入,如导大川,一清其源,则千里直泻,沛然莫之能御也。

——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又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新道路。

——李包庚李琳《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观”的内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现代文明观的意义。
4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先秦至西汉中期的历史记载中,周公是管叔之弟。但到西汉后期至东汉年间,当时的一些史书和作品中,大量出现“周公杀兄”“周公诛弟”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出(     
A.文化艺术走向衰落B.宗法观念逐步淡化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社会秩序趋于混乱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是一个极富幻想力的民族,打开文学史你会读到不少关于古代科技发明的幻想故事。比如《墨子》里面记载公输般用竹木材料制成飞鸟,可以在天上飞三天不落;《偃师造人》完全依据《黄帝内经》的“仿生学”原理来幻想。在一些古代典籍如《列子》《水经注》《考工记》《朝野佥载》《酉阳杂俎》《梦溪笔谈》、等中,甚至记载着不少关于古代科技发明的幻想故事,如发光的纸片、返老还童的药、自沸的瓦瓶、除蚊药、奇妙的染料、下颚移植术等。在这幻想文学底蕴深厚的国度,理应孕育出现代科幻小说,遗憾的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却属于西方“舶来品”而非出自本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的大众意识对科学理性、科学探索及科学幻想精神有着不自觉地疏忽,更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

——据王卫英《科幻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   下图为关于晚清科学幻想小说的论文目录


——摘自刘军《晚清科学幻想小说与“知识型”转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幻想故事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发展受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科幻小说有哪些新变化,说明这些变化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