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16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的交往和交流。来华传教士把他们发现的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到欧洲。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孔子与儒家思想理性化和理想化,作为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论证新文化理想的根据和证明。教士们把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国人的学习与研究,近代科学在中国逐步传播与发展。中国知识界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新式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改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图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周振鹤《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阿拉伯文化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西思想文化交流。
2023-02-23更新 | 1071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结合史实,分析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023-01-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3 . 教材P9“史料阅读”:思考:该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3-01-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4 .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阶段吸收异国他邦的主要文化吸收异国他邦文化的影响
融合佛教文化先秦两汉之际: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时期:佛教日趋兴盛 逐渐同儒道文化融合
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不同宗派 ①__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时期:儒学兼容佛道理论形成②__学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丰富中华文化如宗教 哲学 逻辑 艺术 习俗
佛教影响诗词书法和绘画 更注重③___
佛教影响建筑艺术如云岗龙门敦煌石窟
消极成分佛教宣扬因果轮回 消极避世等
西学东渐明清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传播基督教 同时带来西方近代科技
与徐光启等人合译④《_____》《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
清初:传教士汤若望 南怀仁主持钦天监 招揽科技人才来华
积极 客观上西学开始传入
局限 未对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西学东渐晚清1840—1860年 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1861—1895年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西学传播渠道:创办⑤____学堂 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
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旨在培养⑥____和翻译人才
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专门引进翻译西方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
西学传播影响:近代西方工程技术 科学理论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改革 ⑦___学说在中国传播
1895—1911年 戊戌变法 晚清新政 辛亥革命
破坏 中华传统文化遭前所未有冲击
客观 中华文化被迫逐步吸收西方文化
器物层面 洋务运动
制度层面 戊戌变法 晚清新政 辛亥革命
重建时期民国1915—1919年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等主张吸收西方⑧____与科学
1917年   十月革命后陈独秀 李大钊开始接受⑨____主义
1919—1949年 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重新探寻出路
进步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局限 新文化运动重建中华文化未成
备注中华文化包容性: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2023-01-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5 .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阶段主要表现
对东亚和东南亚的影响文字:朝 日 越等国使用汉字 并在汉字的基础上 创造本国文字
儒学:魏晋以后流行;隋唐以后成为官学,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
佛教: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制度:朝鲜基本模仿中国;日本①_____改新以唐制为蓝本;越南教育及科举模仿中国
社会:各国律令、历法、建筑、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扩大:14-15世纪 中国人移居②______、东南亚,郑和下西洋扩大中华文化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古代科技:四大发明对欧洲影响
造纸术:8世纪后,经③______人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经济文化发展
火药: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火药武器发展,骑士阶层衰落
指南针:运用于远洋航行,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
印刷术:推动④________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思想文化:16-18世纪 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思想文化传入欧洲
生活文化: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园林和建筑在欧洲成为时尚

2023-0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6 .
阅读诗句,体会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2023-01-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7 . 对欧洲的影响
(1)8世纪以后,中国的____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13世纪,火药经____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3)____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____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5)16—18世纪,____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____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____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2023-01-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8 . 对亚洲的影响
(1)____、日本和越南等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大约在4世纪以后,____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3)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____大多来自唐朝;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____影响。
(4)14世纪,中国人进入____,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5)____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023-01-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9 . 佛教传入中国
(1)发展历程
两汉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____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佛教出现不同宗派,____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____理论的宋明____形成,佛教融合为____的一部分

2023-01-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前 4 世纪以来,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在汉字基础上创立本国文字谚文;隋唐以后,儒学传入朝鲜成为官学;始建于 14 世纪的景福宫是朝鲜王朝的王宫,它的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和传播B.朝鲜文化与中华文化本质上的趋同
C.外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动力D.中华文化回馈朝鲜文化的文化现象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