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1)科技   
造纸术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推动了欧洲____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____的到来
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____,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思想:孔子的思想以及____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3)其他: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____和建筑成为风尚。
2023-05-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3第一单元知识串讲
2 . 据下表可得出(     
朝鲜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造出朝鲜的谚文
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采用汉字楷书和草书,创造出日本的假名
越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等,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
A.人口迁徙民族交融B.中华文化的影响辐射力
C.中外文化碰撞交流D.东亚文化圈观念的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古代朝鲜和日本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

《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朝鲜   崔致远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

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

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读汉高帝纪》

日本   那波守之

汉业乃公三尺剑,昭陵无骨一杯羹。

元勋尽供菹醢肉,史册虚传带砺盟。

久见中原争逐鹿,谁教四海始休兵。

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谑。

据此可知(       
A.东亚地区在各个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B.古代朝鲜、日本的社会制度来自唐朝
C.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3-05-23更新 | 730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经过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的门阀士族以及皇亲贵戚大多信奉佛教。梁武帝在天监三年(504)宣布“唯佛一道,是为正道”,佛教几乎成了国教。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走向衰落B.佛教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C.门阀士族为了巩固权力D.佛教有来世观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2023-05-22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六)历史试题
5 . 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他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     
A.反映出边防形势异常严峻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C.折射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D.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6 . 【说一说】

材料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
2023-05-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94年,利玛窦完成的《四书》的拉丁文译本是儒家经典最早的西文译本,向世界展示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此后,伏尔泰、莱布尼茨等都把孔子思想中的价值观、民主观、平等观、自由观视为“天赐的礼物”。当时有思想家认为“理性的观念是从中国来的”,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为理性”。笛卡尔认为在儒学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史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无神论社会”。伏尔泰更是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提倡法国人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摘编自李晓偲《1718世纪的儒学及其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材料二   孔子学院是中国大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加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14年底,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他们与本土教师合作研发适合本土化教学的教材和文化读物,在当地中小学设立教学点,对本土中小学汉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没有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还创办了汉语学习班。

——摘编自张婧《孔子学院海外发展及其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儒学西传并对西方产生影响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出现“儒学热”的原因,并简要谈谈你对儒学西传的认识。
8 . 16〜18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的意大利姓名是玛泰奥利奇(Matto Ricci),为了带上中国姓名的韵味,他自称姓“利”名“玛窦”……在服饰方面,利玛窦……改服儒士长衫,以优游于士大夫群中……洞悉中国内情的利玛窦深知,要使被中国人视作“旁门左道”的天主教真正植根于中国土地,最要紧的是和学术阶层相联络……有必要以学术为媒,借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伏尔泰在中国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伟大,已经不在器物,也不仅在制度,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它具有新的精神和新的文明,成为他致力于改造法国社会的政治理想,成为他激励赞赏和追捧的一个文化榜样。伏尔泰对中国的热情,对孔子的赞颂,不仅是他个人的喜好, 而且是当时整个时代的文化风尚。在许多启蒙思想家眼中,孔子是他们的理想和典范。

——摘编自 武斌《孔子西游记:中国智慧在西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利玛窦易名改服、积极引介西学入中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举出两例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从器物、制度、思想三个角度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试析伏尔泰”赞颂和追捧”中华文化的原因。
2023-05-12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顺治帝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据此可知(     
①传教士有助于中学西渐       ②西方科技明显优于中国
③明清统治者主张向西方学习       ④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下图为“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此印曾由中国赐给倭国使臣,在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该印反映出(     
A.汉朝通向日本的海上通道已经打通
B.倭国使臣回国后推动日本实行大化改新
C.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
D.日本已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本国文字
2023-05-09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