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17—18世纪,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中国文化影响了启蒙思想。由此可知(     
A.中西方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B.饮茶成为欧洲民众休闲方式
C.东学西渐丰富欧洲文化内涵D.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传遍欧洲
今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士人惊觉“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并逐步接受“以强弱定文野”的观念,从长期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到承认自己成了边缘的野蛮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这一现象首次显现于(     
A.明末士大夫与欧洲传教士接触交流时
B.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中国时
C.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的情状中
D.晚清政府洋务派推行的洋务新政期间
今日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古时期,日本平城京建设沿袭了藤原京并借鉴了唐代的长安;朝鲜的汉阳城,不仅继承了开城王京的城制,还借鉴了明代北京的制度。由此,东亚各国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都城规制:以宫城为中心,划设南北中轴线,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街区呈棋盘状。这说明(     
A.东亚各国成为中国藩属国B.中华文明对周边影响巨大
C.民族文化因交流互鉴发展D.亚洲各地区文明同源共生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明清之际,方以智认为,西学“贵在质测,征其确然耳”。清初戴震吸取了西学的逻辑方法撰写《孟子字义疏证》。戴震的学生焦循赞同利玛窦带来的地圆说,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研究。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学东渐(       
A.增强了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趋势B.推动了明清进步思想的产生
C.注入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动力D.拓展了儒家学说的研究领域
昨日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哥尔德斯密斯在其著作《世界公民》中借中国哲学家之口,赞许了中国“只服从一种法律,只听命于一个君主。四千年来只经过一度长期革命。……宗教迫害是不存在的,人们的不同主张也没有引起战争”。由此可知,哥尔德斯密斯意在(     
A.论证开明君主专制合理性B.模仿中国体制改造欧洲社会
C.批判欧洲混乱的政治局面D.推动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1534年,天主教正式成立耶稣会。耶稣会不仅敌视一切新的思潮,而且通过极其严格的封建等级制的组织原则,进行各式各样只求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活动。耶稣会派遣来华的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这充分说明了(     
A.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展迅速B.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有局限性
C.传教士不可能带来新的知识D.近代中国面临西方文化冲击
昨日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644年清朝入关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上疏多尔衮,请求其采用新的历法。多尔衮将新历法命名为《时宪历》,并任用汤若望为钦天监监正,负责继续修正历法。这表明清朝初年(     
A.西学东渐一度持续B.西方宗教合法传播
C.自然科技得到发展D.中西交流限于文化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既信教又崇拜祖先和孔圣人对于西方传教士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为此,教皇克莱门十一世两次派人向康熙传达谕旨,“训示”清朝贯彻天主教教义。这种态度激怒了康熙,他最后批示:“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这一做法(     
A.导致了中国闭关锁国B.维护了天朝上国地位
C.反映出中西文化冲突D.断绝了西学东渐进程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日本奈良时代(710—794年)又称为“唐风”时代,王公、大臣都争习汉籍,汉学被认为是当时的官方正学,在一些正式公共场合,都会挂中国画。由此可知,当时“唐风”的盛行(     
A.导致日本旧文化的消亡B.助推儒学成为世界主流
C.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D.保证了日本社会的稳定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     
A.佛教伦理中国化B.佛教成为国教C.佛教完成世俗化D.佛教儒学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