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的扩展与贸易的繁荣,引起了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它促使人们深刻自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域都在提出和探讨以上问题,形成了古典时代伟大的哲学、宗教和社会体系。代表人物如中国的孔子、印度的佛陀、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等,都生活在这个时代,这绝非巧合。因为当时各个文明地区都遇上了同样的动乱和挑战,只是其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上述文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各自独特的哲学观念和社会制度,这些特征经过此后数百年的发展定型之后一直持续到现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注:古代中国称基督教为景教),出土于明朝天启年间的陕西周至县,拥有“众碑之魁”的美誉。此碑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全碑约1780字,用汉文和叙利亚文合刻,介绍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传入中原后承蒙唐太宗之后六位皇帝的厚爱,在唐朝传教近150年的历史,震惊了国际学术界和宗教界。碑文除引经据典吸收了大量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借用众多佛教梵文术语,反映了印度人的思想智慧。此外,西亚的叙利亚文、波斯文词汇也融入其中,其内容更是体现大秦景教流行西亚、欧洲基督教文化的精华,被称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丰碑。中国碑碑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核心区域的地理特征。概括公元前6世纪前后,文明核心区域同时出现文化觉醒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属于何种史料类型?请简述其史料价值。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3世纪初,中国的火药技术首先传入阿拉伯,到13世纪末14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380年,欧洲铸造了火铳,接着出现了各种重型加农炮,并在15世纪末,首先由德国发明了近代步枪。从16世纪到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兴起,火器技术逐渐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装备。

—摘编自姚娟娟《西方火器技术的冲击与晚清中国科技的发展》

材料二   近代中国科技与社会转型关系图

—摘编自冯震宇《西方火器技术冲击下的明清科技与社会转型》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前夕,人民解放军全军装备的枪炮共有100 多个品种,80多种口径,产自十几个国家,曾有“万国牌”之称。当时,国民经济还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无法支援军事工业的建设。求助于苏联是当时中国争取外部支持的唯一来源。而此时中国是无法拿出大量外汇购买先进武器的,只能以贷款形式先从苏联获得军事技术,等经济恢复了慢慢偿还。这是中苏盟友关系下,苏联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支持。

——摘编自刘一呜《国家利益视域下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至近代中西方军事技术发展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对华军事技术支持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清以来中国学习国外军事技术的启示。
3 . 《论语》 —— 人类文明的瑰宝

材料一   汉唐时期,有记载的研究《论语》专著约百部。而两宋时期有250余部。《论语》是北宋文人必读经典之一。深受重视。他们虔心研治儒学,成就了北宋《论语》注疏的辉煌局面。两宋对于《论语》的注解。不再局限于此前的章句、训诂、名物等。而   开始注重对其义理的阐发与分析。都体现出诠释义理的深度。代表作有程颐《论语解》、朱熹《论语集注》及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等。《论语》学的发展蔚为壮观。

——摘编自刘亚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流传研究》

材料二   4世纪后期。《论语》传入日本。7世纪。日本最早的宪法中多条目直接出自 于《论语》。大化改新时的教育机构中《论语》被定为必修书目。《万叶集》《源氏物语》 等作品均引用了《论语》的话语。9世纪。祭拜孔子与孔庙合法化,宫廷首开“论语讲   筵”。18世纪,朱子学在日本取得官学独尊地位。政府和民间初等教育都以《论语》为教   材。近代日本企业家利用儒家伦理。为其追求利润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从17世纪开始   《论语》等中国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儒家不依靠宗教力量、以伦理道德支撑社会发展   的思想体系,成为欧洲思想家们学习的对象。其中伏尔泰尤其引人瞩目,他认为中国“在   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对《论语》译介 与研究兴盛,译本越来越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论语》也在当时成为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摘编自馆冈邦雄《<论语>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朝《论语》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述《论语》对外传播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火药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外传,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①成书于唐朝的文献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注:蜜燃烧后化为炭),燃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13世纪下半叶,欧洲人翻译阿拉伯人所著《制敌燃烧火攻书》,书中记载:“飞火由混在一起的硝石、硫黄和柳炭制成,并将其放入纸筒中。点放后,它立即升入空中。”

③《金史》载,1232年,金军抵御蒙古进攻时,“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蒙古灭金后,将虏获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蒙古军队,随军西征欧洲。1241年,欧洲人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火龙”的情景和火器样式。

④阿拉伯文献中最早提到中国火药知识的是药学家伊本·白塔尔著于1240年的《医方汇编》。

⑤下图为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铜炮。炮身刻有铭文“至顺三年(1332年)二月十四日埃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纪年可考的金属管形火器。

⑥宋敏求(10191079)在《东京记》中载,汴京设有“火药窑子作”,生产火药武器。

1326年佛罗伦萨统治者下令制造铁炮和炮弹,欧洲开始造出第一批金属管形火器。在英国牛津礼拜堂的档案中发现一张1326年的火炮图画。

⑧恩格斯指出:“(火药和火器)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火药的发明使用情况和传播路线。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火药发明和传播对世界历史演变的影响。
2024-04-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江西·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肇始于原始社会狩猎和搏击的中国武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文化追求和取向,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定慧等文化特性均在武术中有所体现。它在“侠义”思想感召下,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在伦理道德约束下,崇尚君子的风度和气质;在“不征服”意念指导下,形成了以套路为核心的演练形式,以“血缘”的固定模式传承。中国武术强调武德,“习武先习德”“推己及人,内圣外王”,核心是“仁”与“和谐”,“仁”体现在“敬、忠、信、义”的道德传统上。中国武术套路有徒手和器械练习,着重突出健身性和演绎性。

材料二   日本是一个岛国,造就了日本民族进取、尚武、好斗的性格。日本以“武”立国,日本文化吸收了中国传统儒家的忠、勇、义元素,却抛弃了儒家的根本“仁”的思想。明治之前为古代武术,之后为当代武道,“道”就是一种教化。武术最核心的层面是技击性,并达到极致,形成攻防技击,实战格斗的格局。日本社会有“各得其所”的等级观念,“忠”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武士需要严格效忠主人。日本的报恩文化“义”也融入其中,处处体现对长辈的感激。在向“道”的转化过程中,除自身文化外还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儒学、阴阳学、佛学禅宗等文化因素,追求内在精神和练习者内心的感受,通过武术达到塑造人格的目标,具有“以技入道”的精神文化诉求。

——摘编自张雷、孔令超《文化“东方转向”背景下的日本武术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各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原意为周虽然是历史悠久的邦国,却不会在守旧中灭亡,其使命在于不断革新。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

——选自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梁启超曾分中国史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历经“三个中国”变迁而又能实现连续发展的中华文化基因,留下了一些独特的品质和共同的记忆。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明清中外文化交流角度,谈谈中华文化“旧邦新命”的具体内涵?
(2)参考材料二,选取一个阶段并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

——摘自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

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摘自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1)解释材料一“文化认同”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局”中的文化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化自信”的史实依据。
2024-04-0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新派在变法前后创办的大大小小近百所学堂,主要有三类,一是为了扩充变法力量、制造变法声势,维新派办了一些直接为变法服务的学校;二是本着实业救国的精神,办了很多实业学堂,以教授西学格致为主,培养了不少近代科技人才;三是兴办大批的普及教育学堂和师范学堂。维新派提出了通过教育来改造国民性的教育宗旨。严复首倡“三民说”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从德智体三方面来重塑国民的性格。梁启超继承并发展了严复的“三民说”并进而提出“新民说”,要按有公德心、国家思想、自由、进步、自尊、合群、毅力、尚武的标准塑造崭新的国民。

——摘编自丛静《维新派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地位》

材料二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兴起了反思和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学习和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倡导和建设民主、科学、实用的中国新教育的热潮,教育思想空前活跃。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被大量介绍到中国,与国内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相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当时中国的教育认识和实践水平,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前进步伐,创造了中国教育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与专制统治相表里的中国传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清算,中国的教育家和学者探索教育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中国教育也前所未有地开始融入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中。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教育实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作为心之本体,良知承载了儒家所认可的伦理道德规范,人因之而能判断善恶是非,它既先验地内在于人的心中,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是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王阳明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按照良知来安排自己的言行举止,“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在阳明心学的视野中,良知在人的塑造和自我成就的过程中不可或缺,是人能够过有道德的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依傍的前提。儒家礼教的秩序精神、是非准则、善恶标准内化为自我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以良知的形式成为人之为人的本体,就此而言,以礼为教在心学中就成了以良知为教。从所承担的现实功能角度来看,以良知为教与以礼为教有着共同的指向,良知是礼教塑造人、规约人的心学体现,构造了人的心性秩序,承担了“教”的功能。因此,在心学里,良知与致良知也就成了“良知教”。

——摘编自朱承《阳明心学与礼教精神》

材料二   中国科技对西方的影响首推中国的四大发明。而在建筑上,中国园林建筑对西方“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传入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促进了其造船业的发展。华人也将中国的建筑风格传播到泰国,丰富了泰国的建筑艺术。11世纪中期,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传入朝鲜,高丽人在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此外,高丽的瓷器工艺是在中国原有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同时,青瓷和白瓷大量输入日本,日本的建筑也多采用中式建筑方法。

——摘编自陈苗《浅谈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辐射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意义。
2024-04-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1582~1644年为初步发展阶段,1644~1722年为发展和繁荣阶段,1723~1795年为日趋衰落阶段。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关于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学等书籍传入中国。顺治初年,清政府任命德国耶稣会会士汤若望为钦天监负责人。传教士主要是以个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等和耶稣会会士利玛窦等来往密切,对于各种学问有精深的研究,此后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喜读经世致用之学。同时,使中国知识界认识到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出于对神学的偏见,一些反映近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如从伽利略到牛顿的科学体系,以及培根、笛卡尔的思想方法等均未能传入中国。当时西学的传播局限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官员和知识分子圈子里),入清之后,甚至更囿于宫廷之内。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16~18世纪,代表中国精神文化的儒家经典、文学作品被传教士译介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历史现象被学界称之为“东学西渐”。当欧洲的工业革命尚未开启时,在传统社会的框架内,西方国家很难战胜中国。这迫使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采取和平的方式,而不能重复在美洲的武力传教。与此同时,依附于传教活动的文化交流,得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中国文化才能走进西方,并被正面接受,而未遭受歧视。传教士除了译介大量代表中国文化的文本到西方外,还按照耶稣会制度要求,定期以书信形式向总部汇报传教情况,这些书信的内容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当时欧洲强烈需要借助外部因素冲破旧社会藩篱、摆脱教会束缚、批判封建专制并建立开明统治。为达到上述目标,欧洲人将目光转向海外,最后聚焦于“高于欧洲的中国文明”,期待从中汲取发展的力量,在有关中国的文献中寻找他们所需的材料,并对此加以阐述、积极推广传播,为自己社会的改革创立理论,制造舆论。

——摘编自郑朝红《16~18世纪“东学西渐”重探:动因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学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东学西渐”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2024-03-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