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阿拉伯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得以摆脱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限制。这一状况的出现(     
A.说明了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特征
B.为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创造了有利条件
C.垄断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D.推动了阿拉伯的文化成就领先于西方国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发轫于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时期,勃兴于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结束于13世纪蒙古人西征的铁蹄之下。由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个人的零星翻译,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家的主要事业,由国家投入巨资,建立机构,组织人力进行翻译。史书记载:“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溯,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所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轶之浩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约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能及的。”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各民族以翻译的方式继承了东西方古代文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及希腊罗马、恒河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丰厚的文化遗产,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运动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翻译运动的高涨和新文化的创造。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有学者指出:“没有他们约努力,这古老的文明就会泯灭,科学的发展就会断线,中世纪就可能出现一片愚昧黑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文炯、张嵘《伊斯兰教与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意义。
3 . 随着埃及考古的进展,古埃及的早期历史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温静、黄庆娇两位埃及学学者,走遍埃及,探访古迹,并整理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撰写了《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一书。下列文明成果中,该书会重点涉及的是(       
A.哲学和戏剧成就突出城邦政治B.《摩诃婆罗多》种姓制度
C.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象形文字D.《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
4 . 下表为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数学

改进印度数字,传入欧洲

医学

阿拉伯人伊本·西那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在12—17世纪一直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

天文

花拉子密天文表成为东西方天文表蓝本

哲学

通过阿拉伯人翻译保存的希腊古典著作在中古后期传入欧洲,使欧洲人重新关注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著作

文学

《一千零一夜》融汇各地民间故事,被译成多国语言

A.传播体现扩张性B.成果缺少创新性
C.内容呈现民族性D.影响具有广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埃及南部出土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时期的很多文献,是用阿拉米语、埃及祭司体、希腊语以及阿拉伯语等7种文字书写的,除阿拉米语是帝国通用语外,其他6种都是当地族群用语。由此可知,波斯帝国(     
A.文明交流的形式多样B.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C.文化发展的多元并存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学者认为,古代印度十进制带来的简便而精确的小数点计数法,刺激了古代阿拉伯数学家归纳出“代数”的数学运算方法和关系,这与古代希腊数学思想的几何风格大相径庭。该学者意在强调古代阿拉伯人(     
A.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对数学的理解进入新阶段
C.善于整合古代各个地域文明D.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
2023-05-28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汉谟拉比说过:“天神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一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光耀大地。”他还自比为“众神之王”。这说明汉谟拉比的统治( )
A.以成文法替代过去的习惯法B.建立起了庞大的官僚机构
C.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D.体现出王权和神权的统一
8 . 仔细观察如图中的线路,并结合所学判断,该图是(     

A.中国汉代丝绸之路图B.阿拉伯商人活动示意图
C.郑和七下西洋航线图D.新航路开辟航线示意图
2023-04-14更新 | 47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材料   人类历史进入文明史阶段已经有约6000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化奠定了现在文化繁荣的基础。如在古代世界已经先后诞生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或古代西亚)文明。进入公元5至15世纪的中古,先后有基督教的欧洲,伊斯兰教的西亚、多种宗教的南亚和儒家文明影响下的东亚,中古的非洲和美洲也有灿烂辉煌的文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文明交流一直持续不断。包括扩张战争、贸易交往、人口迁徙等方式,但和平的交流更能促进文明之间的融合,推动各区域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简明世界史》

请从“古代世界文明的关系”的角度自拟一个论题,结合相关的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实充分,语言符合逻辑)
10 . 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中世纪时代。那时的西欧,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古典著作,鲜为人知。然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此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这表明(     
A.西欧奴隶制度严重影响其发展B.欧洲文化的源头在阿拉伯文化
C.阿拉伯帝国文化交流非常频繁D.阿拉伯帝国文化对世界贡献大
2023-03-18更新 | 835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