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莎草纸以尼罗河的特产植物莎草制作而成,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出口物资。下列项中,同属古代埃及人的成就的是(     
A.印章文字B.那尔迈调色板C.《天方夜谭》D.《吉尔伽美什》
2 . 下表为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数学

改进印度数字,传入欧洲

医学

阿拉伯人伊本·西那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在12—17世纪一直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

天文

花拉子密天文表成为东西方天文表蓝本

哲学

通过阿拉伯人翻译保存的希腊古典著作在中古后期传入欧洲,使欧洲人重新关注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著作

文学

《一千零一夜》融汇各地民间故事,被译成多国语言

A.传播体现扩张性B.成果缺少创新性
C.内容呈现民族性D.影响具有广泛性
3 . 亚述帝国时期,“专业法官”和代表地方势力的基层机构被排除在法庭之外,国王和行政官员掌握裁判权,案件往往由一两位官员裁决,官员充当的兼职法官所做判决堪比行政决定;当事人可以上诉,但只有国王有权处理上诉案件。这种现象说明亚述帝国(     
A.行政官员成为审判主体B.政治专制色彩浓厚
C.司法审判缺乏相应程序D.治理体系较为混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曾经被认为是一个“死了”的文明。她的语言文字已经失传,在近现代考古发掘这一文明之前,人们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知甚少,直到1857年亚述学诞生之后人们才对这一伟大文明有所了解。下列项中,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11-13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里所说的这一帝国和宗教是
A.罗马帝国基督教B.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
C.拜占庭帝国东正教D.基辅罗斯帝国东正教
2020-12-11更新 | 1213次组卷 | 31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单元练习卷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6 .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A.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在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
C.是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D.起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
7 .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苏美尔早王朝时期,诸城邦王室、贵族和商人开始将滚印(一种印章)作为私人所有物。它们一般作为官、私印使用,象征印主的财富和地位。乌尔城王室墓葬中出土的滚印都镌刻了印主名字。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文明交流的频繁B.楔形文字的成熟
C.自然环境的剧变D.原始艺术的产生
8 . 齐世荣等学者认为,考古学上判断古代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城市与城镇的形成、文字的使用和王宫神庙等宏伟建筑的出现。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人类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A.西亚地区B.东北非地区
C.爱琴海中D.尤卡坦半岛
9 . 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阿拉伯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得以摆脱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限制。这一状况的出现(     
A.说明了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特征
B.为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创造了有利条件
C.垄断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D.推动了阿拉伯的文化成就领先于西方国家
10 .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实证古代西亚文明的是

①恰塔尔·休于遗址

②《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泥板

③莎草纸残卷

④《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