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材料二毗湿摩说: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无论几个妻子,她们生下的儿子地位都是平等的。在婆罗门家庭中,出生于婆罗门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在刹帝利家庭中,出生于刹帝利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首陀罗女为前三个种姓的人所生的孩子,有道行的人是鄙视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他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

——摘自史诗《摩诃婆罗多》

(1)以下是世界伟大的史诗作品,请指出以下史诗分别是哪些古代文化的成就?
史诗作品代表的古代文化
《罗摩衍那》
《吉尔伽美什》
《荷马史诗》
《伊戈尔远征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诗《摩诃婆罗多》对研究印度历史的史料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为了对外作战及镇压内部反抗,都拥有一批骑士。骑士文学的产生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

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骑士文学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主要包括三种文学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当时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一些英雄史诗继承和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传统,宣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忠君爱国思想,歌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英雄形象。除此之外,中世纪的骑士身上也怀有古希腊英雄式的理想——张扬个性的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罗兰之歌》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罗兰的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中世纪英雄的基本特征——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勇敢和忠诚。

——摘编自张琳琳《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美学精神》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广泛流行的原因,并指出骑士文学的史学价值。
3 . 苏格拉底与好友克里同争辩是否应越狱时指出,“不要太顾虑大众的意见”,“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与我们对什么是正义的、值得过的生活达成的协议”。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自由与美德的崇高价值B.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精神
C.主张政治精英管理国家事务D.批判直接民主的非正义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不同等因素,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内部总是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文化样式方面,也体现在内在的文化价值方面。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精髓,如果某一民族的文化不能保持自己的特点与精华,这种文化就会因为与异质文化的日益趋同而逐渐消失,历史上不少文化的衰落和语言的消失就是明证。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有的贡献。

——摘编自裔昭印、徐善伟《论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围绕材料,选择一个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古代史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7-16更新 | 16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说:“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祇鼻子扁平、皮肤黝黑,色雷斯人则说他们的神祇长着一双蓝眼睛和一头红发。倘若牛马也像人类一样有两只手,并打算用双手绘画或者制作艺术品,那马匹也会仿照自己的模样来绘制它们的神像,牛的神像自然也一定像牛,它们都会依自身的模样塑造神祇的身体。”作者意在说明(     
A.相同的宗教信仰可能对同一事务予以全然不同的文化解释
B.历史研究受到在特定时空下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的限制
C.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D.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并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记礼运》是战国末年、秦汉之际儒家学者假托孔子之名的思想集合。其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子有职分、女子有归宿,物尽其用、人尽其力,“是故谋闭(杜绝)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据《礼记礼运》等

材料二   “理想国”一词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经典著作《理想国》。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柏拉图提出了一套政治方案。在理想国中,男女平等,国民中出类拔萃者被选出来。理想国居民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王、军人和生产者,他们的德性分别是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三部分人各安其位、各任其事,就会实现正义和国家和谐。柏拉图指出,众人虽非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神工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在有些人身上则加入了铁和铜。

——据柏拉图《理想国》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典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异同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两种社会构想共同的历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古希腊悲剧中,虽然主人公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但依然受控于命运而致凄惨结果。民众在观剧中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心,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悲剧性命运。该学者意在强调,古希腊悲剧
A.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B.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C.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D.适应了城邦政治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