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记叙尼罗河的源头时,直言“直至埃勒方提那是我亲眼所见,从此往南则仅仅是道听途说。”为核实关于埃及风土人情的一些说法,他专程前往太阳城,通过亲历和询问等方式搜集所需要的资料。这表明,希罗多德具有(     
A.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B.求真求实的价值追求
C.兼收并蓄的研究态度D.求新求异的好奇动机
2023-05-14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记·礼运》是战国末年、秦汉之际儒家学者假托孔子之名的思想集合。其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子有职分、女子有归宿,物尽其用、人尽其力,“是故谋闭(杜绝)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据《礼记·礼运》等

材料二   “理想国”一词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经典著作《理想国》。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柏拉图提出了一套政治方案。在理想国中,男女平等,国民中出类拔萃者被选出来。理想国居民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王、军人和生产者,他们的德性分别是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三部分人各安其位、各任其事,就会实现正义和国家和谐。柏拉图指出,众人虽非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神工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在有些人身上则加入了铁和铜。

——据柏拉图《理想国》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典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理想国”有别于“大同”社会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两种社会构想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3-05-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质优生筑梦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天津红桥·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4千纪后期,地中海东部的新月沃地率先迈入青铜时代的门槛,在之后的两千年内,人类世界大部分地区陆续完成了这一进程,并创造了各自的青铜文明。就外在特征而言,世界青铜文明主要存在三种形态:以人像为突出特征的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以武器为代表的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和以容器为核心的中国青铜文明(或称为东方青铜文明)。由此可知(     
A.畜牧业是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B.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C.不同地区的各个文明相互影响D.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2023-05-12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希罗多德著述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后来亚里士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付马其顿人要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要用对待自由人的办法。据此可知,古希腊的学术思想(     
A.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B.对奴隶制予以排斥
C.以维系居民自由为追求D.渗透着文化优越感
5 .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说:“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祇鼻子扁平、皮肤黝黑,色雷斯人则说他们的神祇长着一双蓝眼睛和一头红发。倘若牛马也像人类一样有两只手,并打算用双手绘画或者制作艺术品,那马匹也会仿照自己的模样来绘制它们的神像,牛的神像自然也一定像牛,它们都会依自身的模样塑造神祇的身体。”作者意在说明(     
A.相同的宗教信仰可能对同一事务予以全然不同的文化解释
B.历史研究受到在特定时空下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的限制
C.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D.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并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城邦,大多数人秉承人文主义理念,“把国家设想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经营,贫穷的公民群众能够借以谋得舒适生活”的结构,把城邦的财政盈余投放到以戏剧为主的娱乐活动,而不肯用于军事目的,这导致雅典人最终无法赢得与马其顿的战争。该学者意在揭示雅典(     
A.人文主义的局限性B.公民活动的随意性
C.政府机构的软弱性D.强敌环伺的危险性
7 . 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斯兰教原是阿拉伯沙漠的宗教,但能够吸收波斯袄教、基督教(东正教)及犹太教的教义,组织以简单一神信仰为主体的宗教体系。在其扩张的过程中,伊斯兰政权又大量翻译希腊与波斯和印度的文学、哲学与学术著作为阿拉伯文,使新起的阿拉伯文成为丰富的语文。他们在这一基础上取精用宏,更上层楼,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阿拉伯文化在天文学、数学、历史学、文学等各方面的成就,令人佩服。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即使在限制最严格的时候,日本的闭关锁国也从未阻断中国文化的影响。紫式部笔下的一些人物表现出对“中国化”风尚的不耐烦,进而呼唤“日本精神”。通俗文学确实把中国描绘

得陌生而异常迷人。但是日本的知识阶层都相当清楚地知道,他们在几乎一切学问、艺术和官制的模式上都依赖于中国。汉语曾是高级官员和所有严肃文学使用的语言。精英阶层用来引经据典进行辩论的引言手册选自中国的典籍。儒家的礼仪和诗咏比赛是宫廷中的主要活动。

——摘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罗马平民阶级的力量在不断积累。接下来他们提出的要求是法律的成文化。法律只要还停留在口头约定上,在执行中,就容易偏向握有法律制定权的贵族阶级。因此,要求法律成文合情合理。成文的法律谁都能看得到,执行起来都可以做到客观公允。为此,向希腊派遣了考察团,向希腊学习法律成文方面的经验。公元前5世纪中叶,3个罗马人带着讲述至此的罗马现状向雅典出发了。一年后,为编写成文法成立了“十人委员会”,由包括回国后的3个人在内的10个委员组成。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出台。

——摘自(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两例阿拉伯文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华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并写出紫式部的代表作并从文字角度说明“他们在几乎一切学问、艺术和官制的模式上都依赖于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得以出台的背景。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化特点的认识。
2023-05-0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世纪30、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美的文学主流。现实主义作家把文学作为研究现实的手段,格外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让文学对生活表现出镜子般的忠实。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欧美(     
A.充满对战争和危机的恐惧B.打破了罗马教会精神独裁
C.积极追寻自由的理想世界D.社会弊端和矛盾尖锐复杂
9 . 公元前5世纪中叶,随着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哲学家们将他们的关注点从物质世界转移到人和有关人的各种问题上。据记载,某位哲学家“他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即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普遍公认的真理。”这位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修昔底德
2023-05-0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古希腊罗马文化被欧美人誉为古典文化,是西方古代文化的精华和近现代文化的范本。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荣耀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荷马史诗》

材料二   从罗马艺术开展的历程看,由于起步远逊于希腊艺术文化,所以,罗马的建筑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建筑艺术完全承袭了希腊建筑艺术,无论是建筑艺术的取材、题材、风格和哲学思想等。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罗马艺术的成就在于既保存了希腊的艺术成就,又发扬光大、丰富充实了希腊下-_篇文化形式,并形成自己的特点。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四   《十二铜表法》保存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

——《西方文化史》

(1)《荷马史诗》出自哪一古老文明?这部著作有什么重要意义?你如何看待材料二、材料三中的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证实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四,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并思考,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会有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
2023-05-01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