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印加帝国将克丘亚语作为官方语言在印加全境推广,修建了印加大道,建立了信使制度,并在各地建造太阳神庙供人们信奉。帝国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经济联系C.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帝国统一
2 . “他们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热带雨林的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后便会迁徙到别处。居住的圆形公共居所内也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区域。”据此推断,同属于该地区创造的文明是(     
A.B.
C.D.
3 . 泰戈尔曾充满激情地讲一个故事:苏陀伽摩渴望在圣者乔达摩座下诵习圣典《吠陀》,因为传授和学习《吠陀》是婆罗门的专利,所以乔达摩问询他的种姓,苏陀伽摩向乔达摩坦白了他的首陀罗身世。乔达摩的婆罗门学生一致骂他是“无耻的非亚利安贱种”,但乔达摩却感动地说:“孩子,你不是一个非婆罗门,你属于再生种姓里最高的种姓,你生于一个从不欺骗人的婆罗门家庭。”据此判断泰戈尔(     
A.批评种姓制度B.有意美化婆罗门C.否认宗教差异D.维护了法律等级
2023-07-21更新 | 36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越南李朝、陈朝、梁朝(分黎初、莫朝、黎中兴三阶段)开科次数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越南(     

朝代

李朝

陈朝

黎初

莫朝

黎中兴

1009—1225

1226—1400

1428—1527

1527—1592

1533—1789

开科次数

8

13

30

22

73

考试内容

儒道释三教合一

全部考儒学


A.科举制度变化频繁B.选官制度中国化程度加深
C.官修队伍急剧膨胀D.立国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2023-05-2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4世纪,小乘佛教传入柬埔寨,改变了柬埔寨众多宗教平分秋色的局面,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用于书写小乘佛教的巴利文也传入柬埔寨。这一局面形成反映了(     
A.佛教在东南亚逐渐本土化B.文化冲突导致佛教的分裂
C.佛教传播重构了族群结构D.古印度文化影响力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茶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     
A.宗教性B.统一性C.多样性D.世界性
7 . 有学者认为:   “日本人的创世神话中有个太阳女神,即天照大神,她在创造万事万物之前就创造了日本列岛及其民族。之所以会这样追溯自己民族的源流,部分原因在于,日本人希望自己能有些本土的东西来抵消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强烈影响。”该学者意在强调(     
A.神道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B.日本独立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
C.日本注重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D.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8 . 有学者指出,马来语和爪哇语大量词汇起源于梵语和达罗毗茶语;泰国为了举行合乎体统的礼仪,仍然需要宫廷婆罗门在场;泰国、马来西亚和爪哇的传统舞蹈和皮影戏仍以罗摩、悉达和哈努曼的故事吸引观众。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不同文明发展的趋同化
B.古代印度文化影响了东南亚社会生活
C.印度宗教环境的复杂性
D.古代东南亚国家具有强大的外贸能力
9 . 从迄今为止的发掘来看,阿兹特克雕刻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帝国用于祭祀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雕刻,它们借助巨大的规模、繁缛的象征图案、骚动的生命力和狂热的宗教感情产生一种深沉的、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缘于(     
A.政教合一的体制环境B.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C.对外扩张的好战心理D.高超的艺术审美能力
10 . 13世纪时,越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喃字,它是将两个汉字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新字。越南民间口语文学广泛使用喃字,但文人、贵族大多都轻视喃字。由此可见,当时越南(     
A.文化呈现分层特点B.民族文化发展迅速
C.民间抵制中华文化D.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