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那一幕幕惊险离奇的故事。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数不清的故事在密林中悄然上演,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描述,可能出自(     
A.《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研究》
B.《亚历山大远征记》
C.《探寻古罗马文明》
D.《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2 . 古代世界各地区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下表是关于世界各个地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地域

文化成就

A

古代西亚

楔形文字   莎草纸   《吉尔伽美什》   人首飞牛石雕

B

古代罗马

庞贝古城   帕特农神庙   儒略历   《编年史》

C

古代日本

瞻星台   武士道   《源氏物语》   法隆寺

D

古代美洲

浮动园地   番茄   马丘比丘城   羽蛇神金字塔
A.AB.BC.CD.D
3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选项史实结 论
A《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B古代印加人建造了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还制定了太阳历等美洲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首位
C《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
D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俄罗斯文化深受东亚文化的影响
A.AB.BC.CD.D
4 . 印加古驰道是印加帝国在1438-1532年期间沿着安第斯山脉修建的山路,以库斯科城边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为起点,全长二三千公里。该驰道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A.巩固帝国统治B.促进经济交流
C.移民边疆地区D.便于百姓生活
5 . 考古学家R·M·Adams说:“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入侵(16世纪)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这一说法(     
A.揭示了印第安诸文明衰落的原因B.佐证了西班牙工业资本主义强大
C.表明了古代美洲文化的历史悠久D.指出了文明交流是古代历史主流
6 . 美洲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的他们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属于△处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有(     
   
①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②使用麻醉剂③创造20进制④通过结绳记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5-2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B.阿兹特克历较其他古代历法更为精确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D.阿兹特克历中蕴含了印加人的历史观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摩诃婆罗多》这一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处在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也是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代。该书用梵文写成,采用对话体,共有10万颂(每颂为1节双行诗体),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书中插入了各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宗教教义、哲学、政治、律法和伦理等论述(约占全诗篇幅的一半),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著名的印度教哲学经典《薄伽梵歌》就是其中的插叙之一。

                         ——摘编自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等

材料二   汉代以前,我国史籍中就已经出现过有关印度的记载,但大多是神话传说。汉代以来,印度的历史及社会情况成为《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官修史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民间的许多著述也对印度有所涉及。这些著述往往因为作者缺乏切身体验而对印度的描述多有误解。中土僧人之西行求法活动,在西晋及南北朝时期为数不少。法显到达印度之时,正当笈多王朝后期。他在《佛国记》中对于印度公元5世纪之前的历史,特别是佛陀时代、孔雀王朝以及笈多王朝早期历史,都作了记述。有日本学者表示:“《佛国记》为一千五百年前之实地考察的记录,凡关于中亚、西亚、印度、南海诸地之地理、风俗及宗教等,实以本书为根本资料......其年代与事实之正确及记述之简洁与明快,亦远出于《大唐西域记》之上。”

                  ——摘编自杨维中《法显与<佛国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摩诃婆罗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献中出现有关印度的历史记载的原因。
2023-05-23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美洲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了其他大洲所没有的马铃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直到新航路开辟以后,这些农作物才逐渐传播到世界上其他地区。这可用于说明美洲地区(     
A.农业经济发达B.文明的多元性特征C.文明程度较高D.文明的相对独立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加帝国修建了贯穿全国的道路驿站系统,它的使用严格限于印加政府官方业务,如运送军队、人员等,印加平民不得将道路用于私人目的。印加帝国任命官员负责检查帝国道路驿站系统,而这些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都是由当地冲抵税赋的印加男性平民承担的。

这些道路起着良好的通信网络的作用,因此可以迅速解决任何叛乱、入侵或自然灾害,印加帝国统治者可以很容易地维持秩序。首府库斯科城颁布的法律通过驿道系统也可以迅速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传达,直到社会的最底层,确保了这些法律的执行和遵守。直至今日,仍有500多个村庄特别是马丘比丘古城附近的居民们还在使用部分清晰可辨的支路。

——摘编自《安第斯文明(十四):印加文化()

材料二 印加之路的修建和维护是在印加人的监督下由当地劳役承担的。考虑到当时既无有轮货车,也没有铁质工具,更缺乏大型的动物以供驱遣劳作,一切都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印加之路无不体现了印加人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印加之路从印加帝国诞生以来,就与印加帝国相生相伴,如同帝国肌体内的血脉。而一旦肌体遭遇损毁,血脉也将不复存在,并且,这些延伸至肌体神经末端的血脉,很可能成为病体入侵的方便之门。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印加帝国,沿着印加之路,殖民者很快找到了进入帝国的捷径。本已因内战而元气大伤的印加帝国,在殖民者的枪炮下很快解体。

——摘编自春平《印加之路迎向太阳神的光辉》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加驿道修建的利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