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下表是对某一美洲文明的历史解释。据此可知这一文明是(     
○位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独特的文字,采用 20 进制,知道“零”的概念。
A.阿兹特克文明B.玛雅文明C.印加文明D.库斯科文明
2 . 古代世界形成和发展起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高丽史》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B.玛雅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羽蛇神金字塔
C.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D.《伊戈尔远征记》反映了古代波斯人的扩张史
2023-05-16更新 | 187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考古学证明,约距今9000年左右,墨西哥中部高原和秘鲁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就开始对玉米进行栽培,从此拉美印第安诸文明逐渐开始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玉米文明新阶段,成为与中东、东亚、非洲等并列的农业发源地之一。据此可知,导致印第安人栽培出玉米的因素是(     
A.简陋的生产工具B.落后的耕作方式
C.寒冷的高原气候D.独特的地理环境
2023-05-15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于婆罗门教以“梵”(由祈祷而得到的力量,亦引申为世界的主宰)为至高无上的观念,(早期的印度)佛教不承认有世界创造之神,学界普遍认为当时“佛教是人类至上的宗教,把人置于整个宇宙之上”,这一宇宙观为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婆罗门教是印度宗教思想的大集合。佛教的创始人佛陀对教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现了教义的基本统一。婆罗门只是一个阶层,除了种姓家族关系外并无其他关系。佛陀在传教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宗教团体一僧团,使佛教成为有组织的宗教。

——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   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其所谓“博爱”观念在理论上(在实际上受很多局限)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界限。耶稣的殉难,以及他在殉难时对迫害他、杀死他的人的宽恕,成为所谓“博爱”精神的象征。“博爱”精神既为信徒追求大的超越、神圣,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提供了舞台,也为信徒践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提供了守则。基督教出现之后,千百年来折磨人、迫害人、摧残人、杀戮人的许多暴虐传统,才遭遇到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的反对、谴责和抵制,以对苦难的同情为内容的人道主义才开始流行。它广泛分布的教会组织,对中世纪动荡、战乱的欧洲社会秩序的重建,对于无数穷人苦难的减缓,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侯建新《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早期印度佛教与婆罗门教各自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基督教早期宣扬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产生的影响。
2023-05-12更新 | 10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学者达德威曾经说,印度“像海洋一样有无限的吸收能力”,接受了竞争和妥协、斗争和理解。尼赫鲁也无比自豪地指出:“让印度这个国度维持着长久生命力,是一种仁爱的人道主义和宽宏大度的文化。”当代学者也指出印度"像一块充满魔力的土地,流浪者、殖民者、抢劫者、生意人不断涌入,并带来了新的种族、宗教和语言”。这反映出印度文化的特征是(     
A.多样性与包容性相结合B.宗教性与世俗性相结合
C.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D.本土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6 . 下表是部分周边国家学习中华文化的相关史实,这反映了(     
朝鲜
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
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

日本
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
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
越南
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
A.亚洲出现民族大交融B.东亚文化圈开始形成
C.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D.中华文化的强大辐射力
7 . 下图中的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
A.多元一体文化格局B.地理环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C.整体世界逐步发展D.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2023-05-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创造出的文明是(     
①克里特文明   ②玛雅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5-09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革命是人科动物成为真正的人类之后所取得的第一项重大成就。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点火,带到更远的地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创造了玛雅文字,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中最神秘和充满智慧的建筑之一,都是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化成就。指出印第安文明难以“带到更远的地区”的原因。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通过撰写各种小册子,走上街头宣传演讲等形式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进行着唤醒民众的工作……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思想道路。

——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如何理解启蒙思想家“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思想道路”?

材料三   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恰恰是现代文明的特征……当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之间恢复平等时,人类将面临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明将共存,人类将共荣。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3)根据材料三,归纳“现代文明”的特征。
2023-05-07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斯兰教原是阿拉伯沙漠的宗教,但能够吸收波斯袄教、基督教(东正教)及犹太教的教义,组织以简单一神信仰为主体的宗教体系。在其扩张的过程中,伊斯兰政权又大量翻译希腊与波斯和印度的文学、哲学与学术著作为阿拉伯文,使新起的阿拉伯文成为丰富的语文。他们在这一基础上取精用宏,更上层楼,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阿拉伯文化在天文学、数学、历史学、文学等各方面的成就,令人佩服。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即使在限制最严格的时候,日本的闭关锁国也从未阻断中国文化的影响。紫式部笔下的一些人物表现出对“中国化”风尚的不耐烦,进而呼唤“日本精神”。通俗文学确实把中国描绘

得陌生而异常迷人。但是日本的知识阶层都相当清楚地知道,他们在几乎一切学问、艺术和官制的模式上都依赖于中国。汉语曾是高级官员和所有严肃文学使用的语言。精英阶层用来引经据典进行辩论的引言手册选自中国的典籍。儒家的礼仪和诗咏比赛是宫廷中的主要活动。

——摘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罗马平民阶级的力量在不断积累。接下来他们提出的要求是法律的成文化。法律只要还停留在口头约定上,在执行中,就容易偏向握有法律制定权的贵族阶级。因此,要求法律成文合情合理。成文的法律谁都能看得到,执行起来都可以做到客观公允。为此,向希腊派遣了考察团,向希腊学习法律成文方面的经验。公元前5世纪中叶,3个罗马人带着讲述至此的罗马现状向雅典出发了。一年后,为编写成文法成立了“十人委员会”,由包括回国后的3个人在内的10个委员组成。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出台。

——摘自(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两例阿拉伯文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华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并写出紫式部的代表作并从文字角度说明“他们在几乎一切学问、艺术和官制的模式上都依赖于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得以出台的背景。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化特点的认识。
2023-05-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